問責失職失責人員,重申教材編寫嚴肅性
■ 社論
在教材編寫(xie) 和出版的製度設計上,既要尊重專(zhuan) 業(ye) 意見,也要加強與(yu) 公眾(zhong) 的互動交流。
8月22日,教育部發布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調查處理通報,稱教材插圖主要存在“不美觀向上,與(yu) 立德樹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不嚴(yan) 肅規範,個(ge) 別插圖甚至存在錯誤”“不細致準確,部分插圖容易引人誤讀”三方麵問題。依據相關(guan) 法律法規,對有關(guan) 單位及人教社社長、總編輯等27名失職失責人員進行嚴(yan) 肅追責問責。
自今年5月以來,人教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持續受到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不少公眾(zhong) 認為(wei) 小學數學教材內(nei) 插圖整體(ti) 畫風不符合大眾(zhong) 審美習(xi) 慣,部分插圖人物形象比較醜(chou) 陋,精神風貌不佳,且製作專(zhuan) 業(ye) 水準不高;個(ge) 別插圖存在科學性、規範性等問題,輿論批評教材的編寫(xie) 者和審定者不認真、不仔細。5月28日,教育部責成人教社立即整改,重新組織專(zhuan) 業(ye) 力量繪製教材插圖,確保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新教材。
如今,在經過近三個(ge) 月的調查後,教育部厘清事件脈絡向社會(hui) 公布,並對有關(guan) 單位及27名責任人進行嚴(yan) 肅追責問責,這不僅(jin) 僅(jin) 是對輿論相關(guan) 質疑的回應,也重申了教材編寫(xie) 工作的嚴(yan) 肅性。
當然,問責從(cong) 來不是最終目的。從(cong) 教育部要求人教社“立即整改”“全麵徹查”,到“從(cong) 5月下旬啟動並於(yu) 日前完成小學數學教材插圖重繪工作”“問責有關(guan) 單位及27名失職失責人員”,其最終目的,都是為(wei) 了讓教材的編寫(xie) 、出版過程更加規範,內(nei) 容更加完善,讓教材能真正起到傳(chuan) 播優(you) 秀文化和育人的作用。
要明晰的是,在事關(guan) 教材的問題上從(cong) 來就沒有小事,它關(guan) 係到每一個(ge) 學生的日常審美和觀念塑形,從(cong) 更廣泛的層麵去看,教材內(nei) 容質量的高低也關(guan) 乎國家長期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高低。因此,一直以來,公眾(zhong) 對高質量的教材充滿期待。而對教材編寫(xie) 和出版單位而言,在關(guan) 涉孩子教育和價(jia) 值觀塑形的教材上,顯然容不得絲(si) 毫馬虎,這是一條不容逾越的底線。此次教育部的強力問責,就重申了這一底線,也進一步維護了教材編寫(xie) 和出版的嚴(yan) 肅性。
教育部在處理通報中表示,人教社對教材插圖作者遴選製度不健全不規範,教材三審三校製度落實不嚴(yan) 格,內(nei) 部糾錯製度不完善,對讀者意見不重視,對插圖存在的問題未認真排查、及時整改。這些細節問題的查清,對相關(guan) 單位而言無疑是一種深刻的警示——在今後的教材編寫(xie) 和出版工作中,要不斷健全完善並嚴(yan) 格執行教材編製、審查、使用、維護、監管各環節相關(guan) 製度。在教材編寫(xie) 和出版的製度設計上,既要尊重專(zhuan) 業(ye) 意見,也要加強與(yu) 公眾(zhong) 的互動交流,讓教材編寫(xie) 和出版能經得起各方的檢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教育部公布的調查處理通報,也對輿論質疑的教材編寫(xie) 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問題進行了回應——沒有發現人教社相關(guan) 人員與(yu) 吳勇、呂敬人之間存在經濟利益輸送問題。但即便如此,在其編寫(xie) 和設計教材插圖受到公眾(zhong) 普遍質疑的背景下,上述團隊顯然已經不適合再繼續從(cong) 事國家教材設計、插圖繪製等工作。因此,教育部明確,不再聘請吳勇等人及其工作室從(cong) 事相關(guan) 工作。當然,這也可看作是對公眾(zhong) 相關(guan) 呼籲所作出的針對性回應,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教材編寫(xie) 過程中與(yu) 民意互動的設計。
誠如教育部所說的那樣,提升教材質量是一個(ge) 千錘百煉、精益求精的過程。因此,接下來,相關(guan) 各方要嚴(yan) 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教材編寫(xie) 和出版層麵嚴(yan) 守相關(guan) 規範,堅持科學編寫(xie) 標準。與(yu) 此同時,也需要進一步拓寬渠道,廣泛聽取一線教師、學生和家長等方麵的意見建議,健全日常修訂機製,不斷改進完善教材。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教材起到傳(chuan) 播優(you) 秀文化和育人的積極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