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惡意消遣孩子,真不是“鬧著玩”那麽輕飄

發布時間:2023-01-04 09:53:00來源: 工人日報

  家長將孩子悉心照顧的寵物螃蟹煮了,遞給孩子一隻螃蟹腿,對孩子說“吃不吃,不吃我吃了”,孩子一邊撕心裂肺地哭一邊接過螃蟹腿,放進嘴裏說“香”——據1月3日《法治日報》報道,這個(ge) 畫麵來自近日某短視頻平台登上熱搜的一條萌娃搞笑視頻。類似視頻還有不少,隻是下鍋的寵物換成了兔子、雞、鴨、魚等。

  在吃孩子寵物之外,這類視頻的內(nei) 容不可謂不“豐(feng) 富”,有的是嫌棄孩子畫畫醜(chou) ,有的是把孩子放在玻璃棧道上任其被嚇哭,還有的則是和孩子吵架……其核心在於(yu) “虐心”,即“創造”讓孩子害怕或生氣的場景,而家長不去安撫孩子、解決(jue) 問題,而是把鏡頭對準孩子,將他們(men) 聲淚俱下、號啕大哭的樣子或窘態傳(chuan) 到網上。

  本人推測,一些家長拍攝“虐心瞬間”,並非真希望孩子被虐,這隻是他們(men) 別樣的記錄方式。然而,這樣的記錄卻存在不少問題。孩子的成長當然會(hui) 經曆風雨,但這種風雨不該人為(wei) 設置,尤其是被父母故意“虐心”。在成人看來,自己或許隻是和孩子“鬧著玩”,殊不知這會(hui) 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創傷(shang) ,成為(wei) 他們(men) 難忘又痛苦的記憶,甚至會(hui) 削弱家長與(yu) 孩子間的信任,傷(shang) 害親(qin) 子關(guan) 係。

  人人都有糗事,但誰也不願讓其為(wei) 外人知悉,這屬於(yu) 個(ge) 人生活隱私,孩子亦如是。故意拍攝此類“虐娃”視頻,本質上是對兒(er) 童生活隱私的侵害,可能傷(shang) 害孩子的自尊心。此外,過多網絡曝光,還可能會(hui) 讓孩子過度依賴他人的點讚和關(guan) 注,影響其在現實世界中的自我認知,而過多介入商業(ye) 活動,還會(hui) 使兒(er) 童的個(ge) 性和心理在營利動機驅使下走向功利和浮躁,形成不良價(jia) 值導向。

  拍娃恐懼傷(shang) 心瞬間,有的父母隻是圖好玩,並無主觀惡意,但這是對孩子的不尊重。有的則為(wei) 了賺取流量、從(cong) 中獲得經濟收入,這顯然更不恰當,甚至可能涉嫌違法。家庭教育中,父母應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不得虐待未成年人或者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父母惡意消遣孩子的做法,與(yu)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立法精神相違背。

  充分尊重兒(er) 童的人格和尊嚴(yan) ,為(wei) 其係好成長的第一粒扣子,是為(wei) 人父母者的法定職責,也是全社會(hui) 共同的責任。短視頻平台、立法機構、地方政府也應通過多種途徑,預防、製止類似可能傷(shang) 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wei) 。(工人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