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性服務業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是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生產(chan) 效率、保障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活動有序進行的服務行業(ye) 。它是與(yu) 製造業(ye) 直接相關(guan) 的配套服務業(ye) ,是從(cong) 製造業(ye) 內(nei) 部生產(chan) 服務部門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本身並不向消費者提供直接的、獨立的服務效用。按照國家統計局新發布的行業(ye) 分類,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分為(wei) 10個(ge) 大類、35個(ge) 中類、171個(ge) 小類,包括通用航空、倉(cang) 儲(chu) 和郵政快遞、生產(chan) 性租賃、人力資源管理、職業(ye) 教育培訓、批發與(yu) 貿易經紀代理、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研發設計與(yu) 其他技術服務等。生產(chan) 性服務不直接參與(yu) 生產(chan) 或者物質產(chan) 品的轉化,但卻是生產(chan) 製造須臾不可或缺的產(chan) 業(ye) 活動。國內(nei) 外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在支撐和壯大實體(ti) 經濟方麵的作用正在不斷增強,各國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增加值和就業(ye) 貢獻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都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作為(wei) 中間投入品對其他產(chan) 業(ye) 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充分認識加快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對壯大實體(ti) 經濟的重要意義(yi) ,並適時提出更好促進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賦能實體(ti) 經濟的政策舉(ju) 措。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是壯大實體(ti) 經濟的重要支撐
作為(wei) 實體(ti) 經濟重要基礎的製造業(ye) 是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存在的前提條件。作為(wei) 一類獨立的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產(chan) 生的時間晚於(yu) 製造業(ye) 和農(nong) 業(ye) 。最初,許多生產(chan) 性服務環節是置於(yu) 製造業(ye) 內(nei) 部的,還未成為(wei) 獨立的產(chan) 業(ye) ,後來隨著市場競爭(zheng) 的加劇和社會(hui) 分工的不斷深化,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與(yu) 製造業(ye) 和農(nong) 業(ye) 逐漸分離,這種分離又分為(wei) 兩(liang) 種類型。第一種分離是製造業(ye) 企業(ye) 為(wei) 提高自身生產(chan) 效率並保持核心競爭(zheng) 力,將作為(wei) 輔助活動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逐漸分離出來,這種輔助活動往往是一些通用性生產(chan) 性服務,比如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營銷服務、研發設計等,分離出來的通用性生產(chan) 性服務企業(ye) 基於(yu) 規模經濟的考慮,除了為(wei) 原有的製造業(ye) 企業(ye) 提供服務外,還為(wei) 其他各類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提供相同的服務,逐漸形成獨立的行業(ye) 並發展壯大,這種分離可以稱之為(wei) 實體(ti) 經濟的“投入服務化”。第二種分離是製造業(ye) 企業(ye) 憑借長期生產(chan) 經營中積累的與(yu) 自身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獨特優(you) 勢,分離出能獨立為(wei) 下遊產(chan) 業(ye) 提供服務的企業(ye) ,如圍繞維修、安裝、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金融、租賃等業(ye) 務形成的獨立企業(ye) ,它們(men) 為(wei) 下遊企業(ye) 提供專(zhuan) 業(ye) 化的服務和產(chan) 品,這種分離可以稱為(wei) 實體(ti) 經濟的“產(chan) 出服務化”。值得進一步說明的是,在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從(cong) 製造業(ye) 分離出來走專(zhuan) 業(ye) 化發展道路之後,也出現了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自身的裂變,裂變後的不同生產(chan) 性服務行業(ye) 之間也會(hui) 形成上下遊關(guan) 係,雖然其中一些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沒有直接投入製造業(ye) ,但最終還是通過其他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進入實體(ti) 經濟,這是由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中間投入品屬性所決(jue) 定的。
實體(ti) 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專(zhuan) 業(ye) 化、高端化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作為(wei) 支撐。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發展水平決(jue) 定著產(chan) 業(ye) 結構、生產(chan) 規模和生產(chan) 效率。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為(wei) 生產(chan) 服務,重點在於(yu) 為(wei) 先進製造業(ye) 服務、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服務。我國麵臨(lin) 的“卡脖子”技術雖然大部分集中在製造業(ye) ,但掌握其中專(zhuan) 利的往往是一些相對獨立的提供技術服務的研發中心,這些研發中心屬於(yu) 生產(chan) 性服務行業(ye) 。由此可見,專(zhuan) 業(ye) 化和高端化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是高端製造業(ye) 所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國專(zhuan) 業(ye) 化和高端化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製約了作為(wei) 實體(ti) 經濟重要基礎的高端製造業(ye) 的發展。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2023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其中特別強調“推動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這充分反映了服務業(ye) 尤其是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對於(yu) 促進高端製造業(ye) 發展進而實現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加快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著重點
促進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與(yu) 製造業(ye) 的“分離”與(yu) “融合”相結合,形成良性的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所謂分離,是指生產(chan) 性服務環節與(yu) 製造環節相互分離,成為(wei) 相互獨立的市場主體(ti) 。這種分離可以給原本屬於(yu) 製造業(ye) 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更多發展空間和決(jue) 策自主權,除了服務原來的企業(ye) ,還可以為(wei) 更廣泛的市場提供服務,從(cong) 而發揮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規模經濟優(you) 勢。所謂融合,是指服務過程與(yu) 製造過程的融合,具體(ti) 形式包括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發展服務型製造,即生產(chan) 性服務企業(ye) 為(wei) 了給客戶提供更加專(zhuan) 業(ye) 化和多樣化的服務,根據自己的專(zhuan) 長、創意推出與(yu) 自身服務相結合的某種有形的製成品;二是促進製造業(ye) 服務化,即製造業(ye) 企業(ye) 結合自身產(chan) 品特點、生產(chan) 經營中積累的各種優(you) 勢,推出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化和定製化服務,包括與(yu) 製造業(ye) 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以提高製造業(ye) 企業(ye) 自身產(chan) 品的性能、壽命,並促進交易達成、提高市場占有率。通過上述分離與(yu) 融合,有助於(yu) 形成良性的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
加快形成有利於(yu)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融合互促的創新體(ti) 係。促進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的融合發展,進一步壯大實體(ti) 經濟,需要構建強有力的創新支撐體(ti) 係。國際經驗顯示,依托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知識產(chan) 權保護製度牢牢占據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的優(you) 勢地位,是一個(ge) 國家掌握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話語權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有利於(yu)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和製造業(ye) 融合互促的創新體(ti) 係,應重點從(cong) 以下方麵著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比如建立職業(ye) 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多層次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進一步優(you) 化現有的雙創體(ti) 係,建立“卡脖子”技術重點攻關(guan) 團隊,暢通技術成果轉化通道;用好金融工具,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為(wei) 創新企業(ye) 成長壯大做好金融支撐。
積極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數字化轉型。部分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脫離實體(ti) 經濟獨自運轉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上下遊客戶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甚至是信息隱藏行為(wei) 。生產(chan) 性服務提供商在難以獲得下遊客戶的某些信息時,基於(yu) 對風險和資產(chan) 專(zhuan) 用性等方麵的考慮,會(hui) 謹慎提供服務,結果導致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不足,比如金融行業(ye) 因信息不對稱導致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不足等問題。而當前以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wei) 代表的數字技術在產(chan) 業(ye) 層麵的廣泛應用,可以有效克服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對實體(ti) 經濟支持不足的問題。通過產(chan) 業(ye) 數字化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平台經濟,製造業(ye) 、農(nong) 業(ye) 等領域的客戶可以有效向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傳(chuan) 遞自身的個(ge) 性需求,生產(chan) 性服務企業(ye) 可以有效捕獲市場需求及客戶類型等信息,進而提供更加專(zhuan) 業(ye) 化、個(ge) 性化、低風險和低成本的服務。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數字化和平台化發展也有利於(yu) 市場的一體(ti) 化建設,因為(wei) 數字技術能有效提高生產(chan) 性服務的可貿易程度從(cong) 而顯著降低貿易成本,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不斷擴大遠程服務的範圍。
擴大服務業(ye) 對內(nei) 開放,構建統一和有序競爭(zheng) 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市場。許多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屬於(yu) 典型的知識和技能密集型行業(ye) ,這些行業(ye) 往往初始投入較高而邊際成本較低,屬於(yu) 典型的規模報酬遞增行業(ye) ,這一特性意味著,它們(men) 隻有在大規模的統一市場中才能明顯降低平均成本。大規模的統一市場不但有利於(yu)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化發展,還可以為(wei) 實體(ti) 經濟提供成本更低和專(zhuan) 業(ye) 化程度更高的中間投入。
服務業(ye) “引進來”與(yu) “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利用國外優(you) 質服務資源。與(yu) 製造業(ye) 發達國家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相比,我國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國際化程度相對低,表現為(wei) 海外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低、對外開放程度低等特點,導致我國高端製造業(ye) 對國外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依賴程度較高。為(wei) 改變這一現狀,應積極利用國際資源發展高端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繼續擴大服務業(ye) 對外開放,通過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和投資獲得更多溢出效應;鼓勵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企業(ye) “走出去”,不斷提升自身發展能力。
(作者:夏傑長、譚洪波,分別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