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型農場引入無人駕駛農機種植甘蔗降本增效
中新網南寧2月16日電(王以照 黃贇)近期,廣西正處於(yu) 甘蔗春耕熱潮,位於(yu) 南寧市西鄉(xiang) 塘區和崇左市扶綏縣交界地帶的廣西農(nong) 墾金光農(nong) 場有限公司,多台拖拉機在數以萬(wan) 畝(mu) 計的土地上拖動著甘蔗種植機種植甘蔗。機器前進之中,開行、施肥、播種、覆膜和培土等工序一氣嗬成。
“由5個(ge) 人操作一台種植機,工作效率最高35畝(mu) 一天,效率比同人數純人力種植高七倍。”廣西農(nong) 墾金光農(nong) 場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金光農(nong) 場公司)副總經理陳有誌介紹。
長期以來,廣西糖料蔗種植麵積和食糖產(chan) 量占全國60%左右。傳(chuan) 統甘蔗種植十分耗費人力,如何進行機械化、自動化種植是擴大規模、降本增效的必答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光農(nong) 場公司開始引進農(nong) 機種植甘蔗。作為(wei) 農(nong) 場子弟,金光農(nong) 場公司農(nong) 機服務隊隊長覃忠蔚對父輩種甘蔗的苦曆曆在目。“一個(ge) 人一天隻能種一畝(mu) 甘蔗,麵對每年數千畝(mu) 的新種規模,職工真的是很累,而且也不高產(chan) 。”覃忠蔚說。
金光農(nong) 場公司是一家國有大型企業(ye) ,近年來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覃忠蔚手中的設備也不斷升級,從(cong) 機械化向數字化和智能化邁進。“新引進的農(nong) 機加入了無人駕駛功能,在北鬥定位的幫助下,能根據地塊自動規劃路線,在田塊上開出筆直的行路,除了掉頭外無需人工操作。”覃忠蔚得意地說。
無人駕駛的引入,大大緩解覃忠蔚的春耕焦慮。“從(cong) 新手成長為(wei) 優(you) 秀的農(nong) 機駕駛員,需要培養(yang) 兩(liang) 年左右。春耕期間搶抓農(nong) 時,每日待在高噪音和震動的機艙內(nei) 工作十餘(yu) 小時,對機手考驗極大。無人駕駛引入後,機手隻需操縱機器掉頭,大大緩解了對機手技能和體(ti) 力的考驗。”覃忠蔚說。
截至目前,金光農(nong) 場公司已擁有廣西最大的甘蔗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耕種麵積8萬(wan) 畝(mu) ,年產(chan) 原料蔗52萬(wan) 噸,裝備了蔗葉粉碎機、翻轉三鏵犁、翻轉單鏵犁、霸道旋耕耙、農(nong) 業(ye) 無人機等各種新型配套農(nong) 機具56套,車輛可安裝無人駕駛、北鬥定位開行終端智能管理係統,已具備在甘蔗生產(chan) “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數字化作業(ye) 能力。
“現在年輕人不太願意種甘蔗了,很多工作都是四五十歲的女同事來幹,機械化和數字化是必然趨勢,我們(men) 必須跟上潮流,讓投入的勞動力和資金更有效率,也更節約成本。”陳有誌介紹。(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