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擬新增請勿外放聲音等“禁止標誌”
隨著北京軌道交通換乘車站的增多和運營組織模式的多樣化,車站內(nei) 外情況也變得更加複雜,北京市目前應用的軌道交通標誌地方標準已不能滿足公眾(zhong) 的需要。目前,新版的北京市軌道交通客運標誌地方標準正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新版標準對於(yu) 出行指引更加清晰明確,可以更好指引乘客找到對的路,同時,還增設了第三衛生間、母嬰室、AED位置標誌示例,以及站台門編號、跨線運營等標誌。此外,市郊(市域)鐵路、有軌電車也可參照此標準執行。
關(guan) 注 1
地鐵車站內(nei) 新增標誌亟待統一規範
為(wei) 了給乘客提供更精細、更科學規範的指引,北京擬對地鐵標誌係統進行更新升級。近日,北京市交通委組織編製的地方標準《公共交通客運標誌 第2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征求意見稿已完成,正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
據標準編寫(xie) 組介紹,2009年10月14日發布、2010年1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T 657.2 公共交通客運標誌 第2部分:軌道交通》是國內(nei) 較早的軌道交通客運標誌設計與(yu) 設置規範文件。2015年對其進行了第一次修訂,並於(yu) 2016年4月1日實施。
但這份現行標準在使用7年後,麵臨(lin) 著不能很好適應國家標準更新、車站環境複雜化、乘客服務和運營管理需求變化的問題。特別是由於(yu) 北京的地鐵車站環境更加複雜,國家圖書(shu) 館、十裏河、金安橋等三線換乘車站越來越多,站台編號的缺乏,造成客流引導越發困難,而現行地方標準未能及時調整適應。
為(wei) 滿足乘客新的需求和車站現實運營需求,軌道交通車站出現了一些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中均未做出規定的、新的客運標誌,而現行地方標準未能及時進行規範並采納。
這些內(nei) 容也正是新版標準亟待出台的原因。在調研中,標準編製組針對標誌設計、設置、對標誌係統的使用感及需求等內(nei) 容向廣大市民發放了調查問卷。被調查乘客普遍反映,地鐵車站現有客運標誌已基本形成較為(wei) 完善的引導係統,基本能滿足其信息需求,但建議對車站內(nei) 新出現的各式各樣的標誌進行統一規範。
同時,各相關(guan) 單位也反饋了100餘(yu) 條意見建議,比如建議簡化換乘通道的標誌設置;明確“出口周邊信息標誌”中的公交信息,信息的距離和範圍;明確“周邊街區導向圖”中哪些信息是可以放入標誌牌中的;建議增加列車時刻表;建議補充“無障礙電梯位置標誌”“無障礙坡道標誌”的相關(guan) 內(nei) 容;建議增加第三衛生間、母嬰室、AED等標誌。
關(guan) 注 2
無障礙設施圖將標注電梯位置等信息
根據此次的征求意見稿,北京軌道交通車站內(nei) 的一些便民服務設施將有規範、明確、統一的標誌圖案。比如,新版地方標準就新增了第三衛生間位置標誌示例,記者注意到,它的圖案顏色與(yu) 衛生間的標誌保持了統一,但圖案內(nei) 容則調整成了包含“家長帶著小朋友”以及“輪椅乘客”兩(liang) 種特殊信息,辨識度較高。
此外,還新增了母嬰室位置標誌、招援位置標誌以及自動體(ti) 外除顫器(AED)位置標誌。其中,母嬰室位置標誌由“母嬰室”圖形符號和名稱等組成;招援位置標誌用以確認招援設施的位置,由“緊急呼救按鈕”圖形符號和名稱等組成;自動體(ti) 外除顫器(AED)位置標誌由“AED”圖形符號等組成。
無障礙出行的相關(guan) 標誌也是此次新版地方標準中的一項重點調整內(nei) 容。具體(ti) 來看,修改了無障礙設施位置標誌與(yu) 無障礙導向標誌,並新增了無障礙位置標誌示例。
無障礙標誌是用於(yu) 提供無障礙服務的標誌,包括無障礙設施位置標誌和無障礙導向標誌。無障礙設施位置標誌會(hui) 明確標注無障礙坡道、無障礙升降平台、無障礙自助檢票、無障礙衛生間、輪椅固定區等信息。
關(guan) 注 3
車站空間示意圖將標注AED位置
隨著北京軌道交通換乘線路越來越多,車站的出入口和周邊環境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站內(nei) 設施也增加了很多。為(wei) 此,新版地方標準也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修訂。
其中就修改了車站空間示意圖與(yu) 出口周邊信息標誌。車站空間示意圖用以展示軌道交通車站的整體(ti) 建築空間結構和設施布局情況,由圖名稱、主圖和圖例等組成。主圖中應標注各類設施,如出入口、客服中心、售票、問訊、電梯、樓梯、無障礙設施、衛生間、母嬰室、AED和便利店等,並標注“您在此”和指北針。主圖宜采用三維繪圖形式。
周邊街區導向圖用以展示車站周邊街區內(nei) 的主要自然地理信息、公共設施位置分布信息等,由圖名稱、主圖和圖例等組成。主圖應標注車站位置、出入口、無障礙電梯和車站周邊與(yu) 交通出行相關(guan) 的重要信息,如水係、綠地、主幹路、次幹路、標誌性建築物、公共汽車站和出租車揚招站等,並標注“您在此”和指北針。主圖標注區域半徑範圍宜為(wei) 500m,可根據車站周邊情況適當增大或縮小。公共汽車線路信息可獨立製作,以便更換。
新版地方標準新增了站台門編號標誌,由對應的車廂編號、車門編號、“車廂”字樣和“車門”字樣等組成。
同時,還增設了列車時刻表標誌,用以展示不同交路、不同車次的列車時刻,由表名稱、線路名稱、車站名稱、列車運行方向、“工作日”或“雙休日”等字樣、列車時刻、圖例等組成,宜用不同顏色的色塊表示不同終點站的列車,並在圖例中標注列車終點站。
關(guan) 注 4
“禁止標誌”包括禁止進食、請勿外放聲音
目前,北京軌道交通線網中已經有多條線路實現了跨線運行,對於(yu) 提高運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新版標準也基於(yu) 現狀新增了跨線運營標誌,標誌內(nei) 容包括跨線運營站台站名標誌、跨線運營乘車導向標誌和跨線運營列車運行方向標誌。
具體(ti) 來看,跨線運營站台站名標誌用以幫助乘客確認當前車站的名稱,由當前車站名稱、線路顏色條、“下一站”字樣和下一站名稱等組成。同時,還設置了跨線運營乘車導向標誌,用以同時指示多條線路乘車的方向,由箭頭符號、乘車圖符和文字等組成。指引列車運行方向的跨線運營乘車導向標誌中的站名,一般線路為(wei) 列車運行終點站;在環線線路中為(wei) 列車運行下一站,可根據需求補充途經重要車站。
近年來,隨著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範化的不斷深入,針對車站和列車內(nei) 的一些禁止性行為(wei) 也有了更為(wei) 明確的要求。相比於(yu) 此前版本的地方標準,新版標準對提醒標誌進行了更新調整,更加便於(yu) 不熟悉北京軌道交通相關(guan) 規定的乘客了解相關(guan) 內(nei) 容。
“禁止標誌”主要包括禁止攜帶危險品、禁止吸煙、禁止倚靠、禁止追逐打鬧、禁止行乞、禁止進食、禁止入洞、禁止翻越、禁止跳下、禁止使用手推車、禁止攜帶寵物、禁止亂(luan) 扔廢物、禁止擺賣、請勿外放聲音、請勿躺倒、請勿懸吊和禁止長時間停留等。
比如,“請勿飲食”從(cong) 勸阻標誌變成了禁止標誌,禁止圖標也從(cong) 一杯飲料和一個(ge) 漢堡,變成了“薯條+漢堡”。此外,還新增了使用電子設備時請勿外放聲音等標誌示例,其中請勿外放標誌是在一個(ge) 小喇叭上劃斜杠。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