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健全完善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配套政策

發布時間:2023-05-18 16:16:00來源: 光明日報

  【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麵臨(lin) 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近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明確指出,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一、全麵認識我國人口發展新常態

  認識、適應、引領我國人口發展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大邏輯。

  我國人口發展進入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新常態,是近代以來人口轉變規律作用的客觀結果,是世界各國在工業(ye) 化、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麵臨(lin) 的普遍現象,是不以人的意誌為(wei) 轉移的。從(cong) 中長期趨勢看,我國新出生人口將平緩回落,老年人口持續增加,預計2035年前後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30%),人口流動帶來的局部地區人口增減分化將更加普遍。

  同時,我國人力資源總量充裕,加之健康狀況改善、空間布局優(you) 化,“人才紅利”正在加快形成。我國有9億(yi) 勞動力,每年新增勞動力都超過1500萬(wan) ,人力資源豐(feng) 富仍然是我國的突出優(you) 勢。更重要的是,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yi) ,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wan) ,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可以說,我國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正在形成,發展動力依舊強勁。

  二、準確把握人口高質量發展

  人口高質量發展是我們(men) 黨(dang) 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從(cong) 實踐認識到再實踐再認識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適應和引領人口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係統回答了新時代人口工作“怎麽(me) 幹”的問題。

  (一)內(nei) 在要求是貫徹新發展理念。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在發展的方方麵麵予以貫徹。因此,人口高質量發展首先是體(ti) 現新發展理念的人口發展,是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的人口發展。

  一是要善於(yu) 利用科學技術、堅持守正創新來應對人口問題和促進人口發展。二是要推動解決(jue) 製約人口發展整體(ti) 效能的問題,不斷縮小區域、城鄉(xiang) 、經濟和社會(hui)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間的發展差距,增強發展整體(ti) 性,促進物的全麵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三是要順應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方向,大力推行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四是要推動中華文明與(yu) 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開放利用國內(nei) 外人才資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吸引國際高端人才要素的強大引力場。五是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每個(ge) 人的全麵發展和全體(ti) 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核心要義(yi) 是促進人口與(yu) 經濟良性互動。

  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核心要義(yi) 是從(cong) 過去的“人口”視角切換到“人力資源”視角,更加重視人口與(yu) 經濟的良性互動,高效開發利用人力資源,為(wei)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全要素生產(chan) 率提高提供人才支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基礎和持久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總量勢能、結構紅利和素質資本疊加優(you) 勢得到充分發揮,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我國人口發展進入新常態,人口工作的中心任務是構建出有效的製度和政策環境,全方位提高人口整體(ti) 素質,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圍繞人的全麵發展,聚焦提高人口整體(ti) 素質。依托教育、衛生健康、文化發展,全麵提高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圍繞人口與(yu) 經濟互動,聚焦提升人力資源效能。一體(ti) 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快培養(yang) 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圍繞人口與(yu) 社會(hui) 互動,聚焦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自覺主動解決(jue) 發展差距,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讓全體(ti) 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凝聚起億(yi) 萬(wan) 人民偉(wei) 力。

  (三)重要保證是統籌發展與(yu) 安全。

  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前提是統籌好人口發展與(yu) 安全,實現人口與(yu) 經濟社會(hui) 、資源環境的高水平動態平衡和良性互動。這就要求增強憂患意識,密切關(guan) 注人口轉變帶來的挑戰,妥善應對人口安全風險。一是關(guan) 注低生育率風險。二是關(guan) 注資源環境承載風險。我國人口與(yu) 資源環境仍處於(yu) 緊平衡狀態,保障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須臾不可掉以輕心,加強生態環境治理仍需持續發力。三是關(guan) 注局部人口流失風險。農(nong) 村老齡化空心化製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糧食安全,邊境地區人口減少不利於(yu) 國家長治久安。

  三、整體(ti) 推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堅持問題導向,以係統觀念整體(ti) 謀劃相關(guan) 配套政策。

  (一)著力提高人口整體(ti) 素質。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增強職業(ye) 技術教育適應性,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擴大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供給。完善終身學習(xi) 體(ti) 係,提高存量勞動者的人力資本水平。全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提高人口健康素質。大力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提高人口思想道德素質。

  (二)著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hui) 。擴大普惠性托育、學前教育有效供給,研究發放育兒(er) 補貼,加強女性就業(ye) 保護,推動無痛分娩鎮痛、不孕不育診療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顯著減輕家庭負擔。將生育友好納入用人單位的社會(hui) 責任範圍,引導育齡夫婦、育兒(er) 家庭等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營造社會(hui) 各界積極參與(yu) 、共建共享的生育友好環境。

  (三)著力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抓好抓實高校畢業(ye) 生、下崗失業(ye) 人員、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加強新時代青年擇業(ye) 觀教育,加大育齡婦女就業(ye) 支持力度。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推動教育內(nei) 容、人才培養(yang) 和產(chan) 業(ye) 需要的聯動發展,促進人力資源在區域間的合理布局和產(chan) 業(ye) 間的協調分布。加快建設統一規範、競爭(zheng) 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破除勞動力和人才流動障礙,更好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

  (四)著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嚴(yan) 格落實基本養(yang) 老服務清單,以失能老年人剛需為(wei) 重點加強長期照護服務能力建設。擴大普惠養(yang) 老服務有效供給,推動養(yang) 老服務資源向居家社區聚集。培育發展銀發經濟,鼓勵支持企業(ye) 在已有產(chan) 品基礎上疊加、迭代適老化元素。

  (五)著力完善相關(guan) 經濟政策及配套措施。推動經濟發展適應人口變化,提高供給體(ti) 係對因人口變動引發的需求變遷的捕捉力、靈敏度和靈活性,加大“投資於(yu) 人”的力度,推動經濟增長反哺人的全麵發展。落實人口與(yu) 發展綜合決(jue) 策,健全人口統計監測體(ti) 係,深化戶籍製度改革,完善公共資源與(yu) 人口掛鉤機製,促進人口分布與(yu) 生產(chan) 力布局、公共服務配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有效對接。穩步推進養(yang) 老、醫療等領域社會(hui) 保障製度改革,提高可持續性。穩妥有序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

  (作者:胡祖銓,係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人口監測預測與(yu) 發展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