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數百萬隻候鳥遷徙途中的“加油站”

發布時間:2023-05-25 15:3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鹽城5月25日電(記者 穀華)初夏的黃海灘塗水天一色,鳥鳴陣陣,透過望遠鏡望去,各種鳥類在灘塗上時而低飛覓食、時而清洗羽毛。

  5月24日,“行走江蘇濕地城市”采訪團來到江蘇鹽城東(dong) 台條子泥濕地,探索這裏保護濕地和生物多樣性的成功經驗。

  東(dong) 台條子泥濕地位於(yu) 江蘇省東(dong) 台沿海經濟區東(dong) 首,因其地形成條狀而得名。這裏是世界自然遺產(chan) 黃海濕地核心區,擁有世界上麵積最大的潮間帶濕地和規模最大的輻射沙脊群,是全球重要的濱海濕地生態係統之一,也是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候鳥遷徙路線上的中心節點和關(guan) 鍵區域。

  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濕地生態,每年都有數百萬(wan) 隻候鳥飛抵條子泥濕地,在這裏停歇、換羽、越冬。據統計,目前條子泥濕地鳥類種數已達400多種。

  初夏的條子泥濕地雖不比遷徙季般熱鬧,但仍能觀測到大量的黑臉琵鷺、東(dong) 方白鸛、小青腳鷸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條子泥濕地補給多,鳥兒(er) 們(men) 都願意來這裏,這裏是候鳥漫漫遷徙途中的‘停機坪’和‘加油站’。”條子泥濕地風景區講解員李夢露說,條子泥濕地孕育著多種底棲動物、植物和昆蟲,都是候鳥的美味佳肴。經過調查,已發現39種底棲生物,35種魚類,11種蝦類,11種蟹類,這裏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鳥類“灘塗大食堂”。

  24日上午10時,正值退潮時間,海灘上一群群鳥兒(er) 忙著覓食。“當潮水漫過灘塗,鳥群就沒有地方立足,隻能飛到近海區域的沙洲、草叢(cong) 中休憩,等退潮後再到海灘活動。”李夢露說。

  據了解,2020年4月,東(dong) 台在離候鳥類覓食區最近的圍墾養(yang) 殖區辟出720畝(mu) 的區域,開展微地形改造、裸灘濕地恢複、環境整治等工程,通過水位控製,形成了裸露灘塗、淺水沼澤、深水區等不同類型的適宜生境,打造出國內(nei) 第一塊固定高潮位候鳥棲息地,當地人習(xi) 慣稱它為(wei) “720”高地。

  “720”高地雖然麵積有限,但對於(yu) 條子泥濕地的鳥類來說意義(yi) 非凡,越來越多鳥類在此停留就是最好的證明。2020年秋季,在“720”高地累計記錄的水鳥數量超過29萬(wan) 隻,其中監測發現1150隻全球瀕危物種小青腳鷸,打破學界原先認為(wei) 該種群總數不超過1000隻的世界紀錄。2021年該種群數量達1164隻,2022年為(wei) 1221隻,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鳥兒(er) 們(men) 用小腳丫“投票”,以數據展示出江蘇濕地生態環境的現狀。

  目前,條子泥濕地風景區還發展了研學、康養(yang) 旅遊項目。為(wei) 引導民眾(zhong) 關(guan) 心並保護自然,景區向每一位來訪的市民遊客宣傳(chuan) 保護自然的方法、過程和意義(yi) ,培養(yang) 大家保護自然的意識。現在,幾乎每天都有很多中小學生來此學習(xi) 生態環保知識。(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