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航營收創新高 國內航空扭虧在路上
在國際民航市場快速複蘇之際,多家外資航空創下曆史最佳業(ye) 績。截至5月24日,阿聯酋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多家國際航空公司均發布2022-2023年財報,其中部分航司營收、淨利潤創下曆史新高。雖然國際運力並未完全恢複,不過出行需求激增讓一些處於(yu) 國際樞紐城市的航空公司搶先吃到紅利。目前,國內(nei) 民航市場一季度運力迅速恢複,國內(nei) 三大航虧(kui) 損也大幅收窄。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國際航線的恢複,暑運將迎來行業(ye) 複蘇高峰,今年國內(nei) 民航市場有望扭虧(kui) 為(wei) 盈。
新航創76年來最高利潤
據阿聯酋航空集團2022-23財年業(ye) 績報告,截至今年3月31日,該集團淨利潤、收入和現金餘(yu) 額均創曆史新高,其中淨利潤109億(yi) 迪拉姆(約合30億(yi) 美元),收入為(wei) 1198億(yi) 迪拉姆(約合326億(yi) 美元),徹底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
同樣扭虧(kui) 的還有新加坡航空。據新航集團財報,截至今年3月底,新加坡航空公司全年淨利潤達21.57億(yi) 新加坡元,創下了公司76年曆史的最高利潤紀錄。
除了上述兩(liang) 家國際航司,此前土耳其航空也發布2022年度財報。據財報,土耳其航空總收入為(wei) 184億(yi) 美元,較2019年增長39%,創曆史新高。此前,土耳其航空曾連續六個(ge) 季度實現淨利潤增長。
不過,並非所有國際航空公司都有如此亮眼的成績。根據多家航空公司2023年一季度報告看,包括達美航空、漢莎航空、法航、荷航集團等在內(nei) 的外資航空巨頭仍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不過與(yu) 去年同期相比,虧(kui) 損在逐漸收窄。
轉機迎高票價(jia) 紅利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hui) (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的數據,2022年全球航空客運總量(按照收入客公裏計算)同比增長64.4%,恢複至2019年水平的68.5%,國際客運量同比增長152.7%,恢複至2019年水平的62.2%。雖然過去一年國際民航市場快速複蘇,但仍未恢複到2019年水平。究竟什麽(me) 原因讓阿聯酋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外航創下業(ye) 績新高?
在財報中,阿聯酋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均表示,出色的業(ye) 績與(yu) 強勁的市場需求息息相關(guan) 。據阿聯酋航空財報,在2022-23財年客運總量達4360萬(wan) 次,乘客上座率為(wei) 79.5%。截至2023年3月31日,阿聯酋航空的航線網絡已覆蓋六大洲150個(ge) 目的地,其中9個(ge) 城市為(wei) 全貨運航線。而新加坡航空和旗下航空公司酷航共承運了2650萬(wan) 名乘客,相較2022年增長了6倍。客座率躍升了55.3個(ge) 百分點,達到了85.4%,為(wei) 集團曆史上最高水平。
“2022年1、2月,受到疫情影響,國際航空市場相對低落。但隨著後續出入境限製逐步取消,2022年3月以後,國際市場出入境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國際航班進入了快速複蘇階段。”民航業(ye) 內(nei) 人士李瀚明認為(wei) 。
民航業(ye) 內(nei) 人士林智傑還表示,一些國家率先打開國門,國際市場恢複較早,阿聯酋航空等幾家航司在重要轉機市場吃到了高票價(jia) 的紅利,因此盡管旅客運輸量未完全恢複,但收入已經超過此前成績。其中,地理位置的影響也非常顯著。李瀚明進一步分析到,新加坡航空和阿聯酋航空總部都位於(yu) 歐洲往來大洋洲的走廊之中,居於(yu) 三分點,是連接各大洲航線的樞紐。而土耳其航空的主營機場伊斯坦布爾機場也是歐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此外,幾家航司的航空貨運業(ye) 務持續盈利,也進一步助推了業(ye) 績。林智傑認為(wei) ,“航空貨運市場去年還處於(yu) 高位,因此貢獻了不少利潤”。雖然客運航班逐步恢複,貨運需求減少,貨運收益同比下降。但是對於(yu) 新加坡航空來說,貨運收入仍比2019年自然年水平高出83%。阿聯酋航空SkyCargo貨運部表現穩健,為(wei) 公司貢獻16%的收入。根據國際航協2022年度數據,土耳其航空公司近十年的貨運市場份額翻了兩(liang) 番。
業(ye) 績創下新高的同時也與(yu) 燃油成本密切相關(guan) 。據阿聯酋航空財報,燃油占運營成本的36%,此前2021-22財年為(wei) 23%。“在國際油價(jia) 上漲的趨勢下,對於(yu) 阿聯酋航空來說,背靠阿聯酋的石油資源,能夠一定程度減輕燃油帶來的高成本壓力。”李瀚明說道。
國內(nei) 民航今年有望扭虧(kui)
國際航司業(ye) 績扭轉的同時,國內(nei) 民航市場也呈現出快速複蘇之勢。
據國航、東(dong) 航、南航三大航發布的一季度財報來看,三大航營收共計813.84億(yi) 元,虧(kui) 損總額達86.27億(yi) 元,雖然還未扭虧(kui) ,但虧(kui) 損已經大幅收窄。值得注意的是,海航、春秋、吉祥三家民營航司營收共計214.53億(yi) 元,一季度淨利潤共計6.79億(yi) 元,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今年的春運是‘乙類乙管’實施後的第一個(ge) 出行高峰,不少航司一季度業(ye) 績呈現大幅回暖。”李瀚明表示。
而從(cong) 全行業(ye) 數據來看,國內(nei) 客運航線已基本恢複至接近或超過2019年水平。據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數據,4月全行業(ye) 完成運輸總周轉量93.1億(yi) 噸公裏,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88.6%;民航旅客運輸規模繼續回升,完成旅客運輸量5027.5萬(wan) 人次,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94.6%,其中,國內(nei) 航線旅客運輸規模超疫情前水平,較2019年同期增長3.4%。
據國內(nei) 航空公司披露的月度運營數據,主要指標均大幅增長。今年4月,國航、東(dong) 航和南航的客運運力投入(按可用座公裏計)分別同比增長467.1%、736.39%、285.87%,旅客周轉量分別同比上升630.5%、959.67%、411.55%。
“國內(nei) 航線恢複情況是非常好的,但是對於(yu) 國內(nei) 航空公司來說,出境航線的恢複也是營收的重要構成部分。”李瀚明表示,“出入境航班恢複受到運力、簽證等客觀因素限製,其恢複仍然需要一段時間。”
5月以來,國內(nei) 以三大航為(wei) 首的航空公司正在持續恢複和加密國際航線。5月,東(dong) 航往返日本的航線增至11條,往返韓國的增至16條。6月,南航將於(yu) 1日複航牡丹江-首爾航線,16日複航深圳-悉尼航線。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在不受其他客觀因素限製的前提下,國際航線將全麵恢複性增長。
“去年是民航業(ye) 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年,虧(kui) 損的數額也超過了2020年和2021年總和。但今年民航業(ye) 複蘇的勢頭非常迅猛。考慮到國際航線的恢複時間相對較長,整個(ge) 行業(ye) 的供過於(yu) 求還會(hui) 持續幾個(ge) 月的時間。”林智傑認為(wei) ,“剛剛已經經曆了最好‘五一’,預計今年的暑運可能會(hui) 迎來行業(ye) 複蘇的又一個(ge) 高峰,整體(ti) 來看,預計今年行業(ye) 可以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
北京商報記者 關(guan) 子辰 實習(xi) 記者 牛清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