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持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發布時間:2023-06-14 11:29:00來源: 經濟日報

  民營經濟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men) 黨(dang) 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就業(ye) 、財政稅收、科技創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高質量發展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社會(hui) 上對民營經濟有一些不正確的議論。對此,必須始終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不斷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弱到強。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我們(men) 黨(dang) 破除所有製問題上的傳(chuan) 統觀念束縛,為(wei) 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打開了大門。黨(dang) 的十五大把“公有製為(wei) 主體(ti)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wei) 我國的基本經濟製度,明確提出“非公有製經濟是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dang) 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製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chan) 要素、公平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製經濟都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基礎。黨(dang) 的十九大把“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寫(xie) 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基本方略,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

  新時代,我國民營企業(ye) 數量翻了兩(liang) 番,民營企業(ye) 已經成為(wei) 創業(ye) 就業(ye) 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ti) 、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ye) 、改善民生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概括起來說,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ye) ,90%以上的企業(ye) 數量。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更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既要正確認識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確認識公有製經濟與(yu) 非公有製經濟的關(guan) 係,又要通過理論、製度、法律、政策、輿論等方麵的積極引導,為(wei) 廣大民營企業(ye) 提供更加廣闊的創新創富空間。

  一是要正確認識公有製經濟與(yu) 非公有製經濟的關(guan) 係。國有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民營經濟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兩(liang) 者共同構成了基本經濟製度的重要內(nei) 容,共同構築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基礎,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guan) 係。在有機協作方麵,國有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能夠在產(chan) 業(ye) 鏈配套中進行分工協作,能夠在國際競爭(zheng) 中聯合“出海”以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能夠在重大科技研發中形成合力,實現重點領域的技術突破,拓展行業(ye) 利潤空間。在優(you) 勢耦合方麵,國有企業(ye) 在資源、規模、技術、人才、渠道和品牌等方麵優(you) 勢明顯,民營企業(ye) 則具有機製靈活、對市場反應靈敏等顯著優(you) 勢,國有企業(ye) 的雄厚實力與(yu) 民營企業(ye) 的靈活機製有效對接,能夠實現“一加一大於(yu) 二”的效果。在市場競爭(zheng) 方麵,國有企業(ye) 與(yu) 民營企業(ye) 能夠形成良性競爭(zheng) ,促進雙方“強身健體(ti) ”,激發兩(liang) 者降本增效、創新升級的動力,進而激發整個(ge) 市場的發展活力,帶動整體(ti) 生態係統的健康發展。在要素流動方麵,國有經濟與(yu) 民營經濟在生產(chan) 要素流動方麵存在較為(wei) 明顯的不對稱特征,對此,需更加注重通過優(you) 化製度供給、強化法律法規落實等方式促進資本、勞動力、數據、技術等要素市場化、高效率配置,這將有利於(yu) 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效率循環。

  二是要全麵落實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的政策舉(ju) 措。繼續加大改革力度,持續優(you) 化製度供給。破除製約民營企業(ye) 公平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的製度障礙,對各類所有製企業(ye) 一視同仁,提振民間投資信心。依法維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完善產(chan) 權保護製度,保護企業(ye) 家合法權益,弘揚企業(ye) 家精神。從(cong) 製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到實處,為(wei) 民營企業(ye) 的持續成長提供更加穩定的政策預期與(yu) 發展信心。積極發揮民營企業(ye) 在穩就業(ye) 、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支持平台企業(ye) 在創造就業(ye) 、拓展消費、國際競爭(zheng) 中大顯身手。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正確理解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兩(liang) 個(ge) 健康”的方針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的宣傳(chuan) 力度,從(cong) 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積極引導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

  此外,還要鼓勵理論界做好對所有製理論的研究,創新發展所有製理論,為(wei) 充分釋放民營企業(ye) 作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保障就業(ye) 、促進創新生力軍(jun) 的活力,更好發揮民營經濟對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作用,提供理論指引。

  (作者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ti) 製與(yu) 管理研究所綜合室主任、研究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