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裏,穿警服的他們,比導遊更懂故宮曆史-中新網
在故宮執勤的民警,每一位腦海裏都刻著一幅詳盡的地圖,他們(men) 對大小宮殿、偏僻巷道、商店、廁所甚至裝飾陳設都了如指掌。
“警察同誌麻煩幫我找找孩子,就在從(cong) 乾清宮去延禧宮的路上走散了,路過一處大門,不知道叫什麽(me) 。”“警察同誌,我手機丟(diu) 在一處商店旁邊的衛生間裏了。”“孩子不見了,原本坐在從(cong) 禦花園西側(ce) 出來的台階上。”電話那頭往往語焉不詳,當事人多數無法準確描述位置。
王文彪接到過一起報警,報警人在電話裏描述的孩子走失地點是,“銅獅子旁”。這難不倒他,故宮裏共有七處地點擺放有銅獅,分別在太和門前、乾清門前、寧壽門前、養(yang) 性門前、養(yang) 心門前、存性門前和長春宮正殿前。再問一下獅子大小、顏色和周圍環境,他心裏就有了數。
2021年底開始,天安門地區分局故宮派出所將故宮內(nei) 外劃分為(wei) 8個(ge) “格區”,加強應急值守、指揮調度和巡邏防控工作,確保不管遊客走到哪裏,都會(hui) 有民警在崗守護。
“知識不夠用了”
王文彪“腦刻地圖”的本事不是一日修煉成的。有著600多年曆史的紫禁城裏有70餘(yu) 座大小宮殿、8700餘(yu) 間房,民警們(men) 每天都要在紅牆黃瓦碧樹間走上幾萬(wan) 步,才能對它們(men) 的名字、故事了然於(yu) 心。
“知識不夠用了。”這是王文彪調到故宮派出所的最初感受。做過巡警、治安警,2014年來到故宮派出所後他發現,在這兒(er)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是“服務”,“遊客問路,除去中軸線、東(dong) 西兩(liang) 側(ce) 宮殿外,很多地方我都不知道在哪。他們(men) 有的手裏捧著書(shu) 、地圖,要找一個(ge) 地方,我有時候甚至連地名裏的字都不認識。”
王文彪開始惡補知識,“如果隻是問路還好說,萬(wan) 一有什麽(me) 突發情況呢,遊客需要幫助我卻連位置都找不到,這絕對不行。”
最開始他在網上搜索,哪碰釘子就搜哪。但是網絡信息過於(yu) 碎片化,後來他開始通過紀錄片和書(shu) ,深入係統地了解故宮。沒事的時候,就在故宮裏穿梭,把走過的每個(ge) 角落都填補在腦海中的地圖上。
但多數時候,情緒是緊張的,尤其在周末、小長假和寒暑假這樣的旅遊旺季。民警便是移動的“求助站”“谘詢台”,走不了幾步他就會(hui) 被遊客團團圍住,多數情況下事兒(er) 都不大,問路、谘詢、找遺失物。
也有急哭的遊客,丟(diu) 的不是東(dong) 西,而是走散的人。一次,一對80多歲的夫婦走散,二人都沒帶手機,老太太找到民警尋求幫助。王文彪立刻通知園區其他同事和保安,一起尋找。一個(ge) 多小時後,工作人員在北門發現一名老人徘徊了很久,說是在等老伴兒(er) 。王文彪讓對方拍了照片給老太太辨認,這才對上號,焦急的老夫妻終於(yu) 團聚。
持導遊證的人民警察
2020年,王文彪做了一個(ge) 讓周圍同事感到意外的決(jue) 定,他報考了導遊資格證考試。複習(xi) 四個(ge) 月後,順利通過筆試和麵試,領取到了導遊證,就連以往經常打交道、被他查處過的無證導遊都豎起大拇指說:“太厲害了。”其實最初,正是這些人讓他萌生了考試的想法。
“和最初惡補故宮知識一樣,是工作需要。” 王文彪說,在故宮,曾經時常有無證導遊招攬遊客提供講解服務,有時候不免會(hui) 因為(wei) 服務質量、價(jia) 格與(yu) 遊客產(chan) 生糾紛,導致遊客報警求助。調解中他發現,很多“黑導遊”抱怨導遊證太難考不下來,而且,因為(wei) 沒接受過正規學習(xi) 和培訓,他們(men) 自己的知識也經常漏洞百出,不遵守行業(ye) 規範,服務意識差。
自己持證後,王文彪更了解導遊行業(ye) ,麵對這些糾紛時也更有底氣和依據。尤其是複習(xi) 考試時學了些旅遊業(ye) 政策、法律法規和導遊從(cong) 業(ye) 規範,如果導遊方存在過錯,他可以一針見血地指出來。
有一次,一名外地老人不慎和團隊走散,導遊疏於(yu) 管理沒有清點人數,等民警幫助老人聯係上他時,他已經帶著團隊到了遊覽的下一站,奧林匹克公園。電話裏,導遊態度不好還推卸責任,抱怨老人沒有跟緊,也不願意來接老人,而是讓他自己打車追趕隊伍。老人被埋怨得像個(ge) 犯錯的孩子,滿頭大汗不知所措。
王文彪安撫了老人,指出導遊的問題,“你作為(wei) 地陪導遊,得負責每位團員安全,這麽(me) 大歲數的老人在北京人生地不熟,走丟(diu) 了怎麽(me) 辦?”一番教育下,導遊最終來將老人接走。
與(yu) 景區工作人員“捆綁作戰”
除遊客外,故宮內(nei) 還有多個(ge) 部門、數千名工作人員,要想讓“故宮人”更好地融為(wei) 一體(ti) 、群策群力,就需要一個(ge) 更合理的機製。
2021年底開始,故宮派出所將故宮博物院內(nei) 外劃分為(wei) 8個(ge) “格區”,並選派15名業(ye) 務骨幹組成“格警”隊伍,進一步提升故宮重點地區的防範與(yu) 服務力度。
故宮的古建多為(wei) 木質結構,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格警每天都會(hui) “下格”“穿店”,不厭其煩地提示格區裏的職工們(men) ,規範用電、安全用電,離開的時候鎖門、人走了以後斷電。他們(men) 還會(hui) 和故宮消防部門的專(zhuan) 業(ye) 人員,聯合開展檢查和演練,記錄下每一個(ge) 可能存在的問題。
王文彪的同事劉培與(yu) 故宮遊客服務中心溝通聯係創建了“皇城小警”物品遺失微信群,派出所格區民警與(yu) 景區工作人員“捆綁作戰”,了解遺失與(yu) 撿拾物品信息,通過廣播、問詢、核查等方式,第一時間確認失主身份,登記歸還。見到有遊客帶著小孩,劉培還會(hui) 為(wei) 孩子貼上精心設計的“宮喵貼紙”,如果孩子不小心走失,看到的人就能立即和派出所聯係,幫助孩子找到家人。自2021年以來,他和同事共幫助遊客找回遺失物品2000餘(yu) 件,收到感謝錦旗12麵、感謝信20餘(yu) 封。
“很多遊客可能一輩子隻來一次故宮,我們(men) 要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難題,讓他們(men) 開心地來,愉快地回。”劉培說。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