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之後是醫院,第三方供餐為何接連“翻車”?
■ 觀察家
讓用餐者放心用餐,不應該成為(wei) 一件難事。
據新京報報道,6月27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在重慶秀山縣中醫醫院的盒飯裏疑似發現了老鼠頭。當晚,秀山縣市場監管局通報,認定盒飯中的異物是老鼠頭。
網友指出問題後,當地有關(guan) 部門第一時間調查並確認是老鼠頭,展現了對食品安全的負責任態度。不過,老鼠頭是怎麽(me) 進入盒飯的,是否有人因吃了不衛生的食物而產(chan) 生健康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調查核實。
另據封麵新聞報道,涉事醫院工作人員表示:“這個(ge) 食堂不是醫院自己辦的,是通過政府網站招標進來的第三方食堂,之前從(cong) 未發生過這種事情。”食堂由“第三方”承辦,並不是醫院推卸監督責任的理由。
而第三方供餐被曝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並非個(ge) 例。不久前,江西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指鼠為(wei) 鴨”事件的涉事企業(ye) ,就是一家為(wei) 高校提供餐飲服務的第三方公司;2022年9月,深圳一小學配餐公司廚具遍布蛆蟲、蒼蠅亂(luan) 飛被曝光……
第三方供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食堂的管理成本、提高供餐效率,多被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接納。而從(cong) 曝光的案例看,號稱專(zhuan) 業(ye) 做餐飲的第三方機構,卻屢屢突破食品安全底線。
不管是醫院還是學校,食堂定價(jia) 始終是堅持低價(jia) 、平價(jia) 。然而,第三方供餐機構承包食堂業(ye) 務,總有營利動機,如果不能在菜品定價(jia) 上實現突破,就免不了在成本上“動腦筋”。一些供餐機構或使用不新鮮的食材,或采購劣質食材,從(cong) 根本上就是“財迷心竅”,為(wei) 了多賺錢而丟(diu) 了食品安全的底線。
此外,第三方供餐的菜品製作過程,可能更加粗放。比如,在通過機械大量生產(chan) 菜品時,如果環境不衛生,就極其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其實,第三方供餐存在的諸多不足,已受到監管部門的關(guan) 切。今年年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等部門印發通知,提出建立健全校外供餐單位引進和退出機製。對於(yu) 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有關(guan) 部門已明確要求學校食堂由學校自主經營、統一管理,不得對外承包或委托經營。
一些公共機構實施後勤社會(hui) 化運營後,因為(wei) 權責界定不清、對自身主體(ti) 責任認識不足,導致第三方供餐食品安全隱患頻發。一些學校、醫院食堂接連“翻車”,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wei) 對食品安全不重視,而且缺乏科學專(zhuan) 業(ye) 的管理手段。
無論是自營食堂還是承包經營,有關(guan) 機構都應盡到監督管理義(yi) 務。比如,健全食堂食品安全追溯體(ti) 係,確保食材來源可靠、問題可溯;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保證食品加工場所、存放場所、運輸環節的全流程衛生;有關(guan) 負責人落實陪餐製度,盡到食品安全的領導責任。
食品安全無小事,絕不能為(wei) 了“方便”而罔顧安全。讓用餐者放心用餐,這對於(yu) 第三方餐飲機構來說,不應該成為(wei) 一件難事,而接連吃出鼠頭的荒唐事,絕不能再上演。
□王鍾的(媒體(ti) 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