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賦能產業興
啟泰傳(chuan) 感研發出國內(nei) 首條金屬濺射薄膜壓敏芯片生產(chan) 線,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泰科天潤建成國內(nei) 首條碳化矽芯片IDM生產(chan) 線;鹽津鋪子實現無人化生產(chan) ,創造了“中國零食自主創造第一股”;爾康製藥建成首個(ge) 國家級藥用輔料工程中心,開創世界植物澱粉膠囊量產(chan) 先河;普瑞瑪建成湖南麵積最大、品種最齊全的實驗動物中心……盛夏七月,行走在地處湘贛邊的湖南省瀏陽市,誕生在此的多個(ge) 國內(nei) 第一、省內(nei) 第一的科技成果見證著瀏陽創新巨變和澎湃活力。
作為(wei) 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瀏陽近年來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培育科技創新主體(ti) ,塑造區域創新優(you) 勢,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瀏陽市財政科技投入6.22億(yi) 元,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37.7億(yi) 元,占GDP的2.33%,全年淨增高新技術企業(ye) 129家,總量達565家。
產(chan) 業(ye) 多元
近萬(wan) 平方米的生產(chan) 車間內(nei) ,設備的溫度、水量、壓力都由自控係統實現智能化控製,不到20名的一線操作員便可實現年加工藥材4000餘(yu) 噸……走進位於(yu) 瀏陽經開區的天地恒一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自動數字化中藥提取車間,智能化程度令記者眼前一亮。
作為(wei) 瀏陽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鏈上的重點企業(ye) ,天地恒一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持續進行藥物研發,連續十幾年研發經費投入達到10%左右,形成了中藥自動化提取、藥品質量控製、體(ti) 內(nei) 外相關(guan) 性研究、關(guan) 鍵製劑技術、創新藥發現、綠色合成六大類核心技術,建立了貫穿藥物研發全過程及關(guan) 鍵技術環節的綜合性研發體(ti) 係。“公司擁有300人的研發團隊,占員工總人數近三分之一。”天地恒一總經理鄧俐麗(li) 說,公司從(cong) 2018年啟動了“智慧工廠建設項目”,陸續完成投建、使用,已全麵實現信息化管理,可滿足未來5年的產(chan) 能和技術升級需要。
近幾年,瀏陽緊扣“科技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主題,以鏈式思維推進產(chan) 業(ye) 布局,形成並完善了10條工業(ye) 新興(xing) 及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著力打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大健康食品)2個(ge) 1000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煙花爆竹、智能裝備製造2個(ge) 500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綠色食品300億(yi) 元級,家居建材200億(yi) 元級等若幹個(ge) 過百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在煙花爆竹領域,聚焦科技興(xing) 安重點,推動由“人做”向“智造”快速轉變,效率提高2倍,涉藥人員減少50%,產(chan) 值增長80%;在綠色食品領域,推動由原來的單一產(chan) 品向速食、自熱、休閑、高附加值等多元化食品轉變;在家居建材領域,開發出基於(yu) 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智能家居產(chan) 品,讓生活更方便;在再製造領域,廣泛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技術,生產(chan) 成本降低50%、節能60%、節材70%;等等。
一項項科技創新猶如一個(ge) 個(ge) 躍動的音符,奏響了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2022年,10條產(chan) 業(ye) 鏈實現產(chan) 值2178.5億(yi) 元,同比增長7.14%。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煙花爆竹、智能裝備製造、健康食品分別同比增長17.51%、14.63%、7.71%、2.93%、1.79%。
人才驅動
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湖南孝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江波是企業(ye) 家,也是技術人員。由他主導研發的無火藥智能噴花機成為(wei) 全球首創,技術創新轉化為(wei) 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2014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的陳江波回到家鄉(xiang) 瀏陽,組建了20多人的新型煙花研發團隊,創立湖南孝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當時想法很明確,就是為(wei) 了實現新型煙花在安全、環保方麵的突破。”陳江波把新型煙花定位為(wei) 包含電子、電氣、機械、材料、軟件等多個(ge) 學科原理的產(chan) 品。經過反複實驗,2015年初,無火藥安全環保智能電子煙花機係列產(chan) 品問世。作為(wei) 一種新型高科技機械式煙花噴發設備,它開創性地采用電磁感應技術代替傳(chuan) 統火藥,具有安全、環保、易操控等優(you) 勢,遠銷歐美,覆蓋9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在舞台演藝、文旅實景演出市場得到廣泛應用。
高端人才是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產(chan) 業(ye) 人才也是產(chan) 業(ye) 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瀏陽在湖南率先建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人才聯盟,將田間地頭的農(nong) 民、手工藝人、“土專(zhuan) 家”和“田秀才”等提升到了人才的層次,並將科技特派員作為(wei) 人才聯盟的重要力量,推進科技特派員“雙百工程”,科技特派員組團服務,實現了涉農(nong) 鄉(xiang) 鎮全覆蓋,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全覆蓋。
“這塊地正在進行油茶自交不親(qin) 和分子機製解析試驗,屬於(yu) 良種選優(you) ,油茶坐果率更高;旁邊這塊地正在進行油茶高溫幹旱因素綜合防控,探究如何降低高溫幹旱天氣對油茶收成的影響。”在瀏陽市鎮頭鎮金田村的油茶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樹長勢喜人,工人、研究人員忙碌有序。第三批國家林草鄉(xiang) 土專(zhuan) 家、好韻味油茶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師豔林興(xing) 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最近基地裏進行的各項新研究。
鎮頭鎮擁有湖南省唯一集中連片的10萬(wan) 畝(mu) 油茶林,是湖南油茶重點產(chan) 區之一。近年來,師豔林和中南林業(ye) 科技大學譚曉風教授、袁德義(yi) 教授、袁軍(jun) 教授、李立君教授以及湖南農(nong) 業(ye) 大學揭雨成教授等科技特派員組成服務團,在鎮頭鎮調研指導油茶產(chan) 業(ye) 。“合作社與(yu) 中南林業(ye) 科技大學共同研發、選育、推廣出‘三華’係列高產(chan) 良種油茶,在采用高接換冠技術後,現在每畝(mu) 地最高可產(chan) 茶油75公斤,產(chan) 量最高增加5倍,為(wei) 鎮頭鎮油茶產(chan) 業(ye) 發展、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科技新動能。”師豔林說,近年來,瀏陽共派駐437名農(nong) 業(ye) 類科技特派員,引進新品種683項,推廣新技術587項,帶動總收入達2.2億(yi) 元。
“通過構建‘引育用留’全鏈條,壯大各類人才隊伍,讓人才軟實力提升發展硬實力,讓人才集聚力加速發展驅動力。”瀏陽市委組織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瀏陽投入人才工作經費8.86億(yi) 元,從(cong) 人才引進與(yu) 培育、評價(jia) 與(yu) 激勵、人才服務支撐等方麵,構建全鏈條、全譜係的人才資助支撐體(ti) 係。針對科創型企業(ye) 的領軍(jun) 人才,創新推出“優(you) 才貸”“科創達人貸”等產(chan) 品,共提供貸款6230餘(yu) 萬(wan) 元;製定實施企業(ye) 家“綠卡”製度,高端科技人才也可享受政務服務、子女入學、出行(出遊)、就醫、評優(you) 評先、企業(ye) 涉訴等方麵的優(you) 質便捷服務;在湖南各縣(市)中率先成立科技創新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通過榜樣引領,全市集聚了長沙高層次人才181人、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領軍(jun) 人才31人、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689人、鄉(xiang) 村工匠307人。
後勁增強
發展的後勁源源不斷增強,瀏陽在政策扶持、創新機製、平台建設等方麵持續積蓄新的動能。
瀏陽市將科創興(xing) 市和製造強市寫(xie) 入“十四五”規劃,進行重點部署。出台實施“關(guan) 於(yu) 推進科技創新的若幹政策措施”,構建“1+8”科技創新政策體(ti) 係,對科技計劃項目、知識產(chan) 權、科技特派員、技術轉移(分)中心(工作站)、技術交易、企業(ye) 研發經費投入、科技企業(ye) 培育、眾(zhong) 創空間星創天地8個(ge) 領域進行專(zhuan) 項支持,基本實現科技工作全覆蓋。
集聚前沿技術、高端人才、先進設備等資源,打造公共科創服務平台。目前,瀏陽市共有科創平台237家,其中長沙市級以上企業(ye) 研發平台119家,共有眾(zhong) 創空間、星創天地、企業(ye) 孵化器26家,建設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7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家。在科研平台的助力下,去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ye) 達565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達16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597家,建立了以健康食品、花卉苗木、煙花爆竹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的三大創新組團,串聯起社港醫養(yang) 、柏加花木、鎮頭油茶、大瑤花炮等“多點”創新特色小鎮。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放大效應,拓寬企業(ye) 融資渠道。出台“知識產(chan) 權獎勵補助辦法”,設立18個(ge) 知識產(chan) 權糾紛調解室,2022年,辦理商標侵權案件31件,有效商標注冊(ce) 量累計達27580件,蟬聯中部六省的縣(市)第一;促進全市140餘(yu) 家企業(ye) 與(yu) 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技貿合同登記47.97億(yi) 元,同比增長35.66%。在此基礎上,推廣專(zhuan) 利質押融資,去年專(zhuan) 利質押融資3.88億(yi) 元,今年1至5月,13家企業(ye) 95件專(zhuan) 利質押融資1.87億(yi) 元;建立了“e中心”、網間經濟孵化器等公共孵化載體(ti) ,孵化出科技型企業(ye) 46家。
“接下來,我們(men) 將繼續深入科創興(xing) 市戰略,紮實推進‘產(chan) 業(ye) 大升級、科創大賦能、園區大躍升、環境大優(you) 化’四大工程,引導激勵企業(ye) 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質升級科創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區域科創中心。”瀏陽市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胡文鵬 謝 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