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做足數實融合文章

發布時間:2023-08-03 16:51:00來源: 經濟日報

  數字經濟已成為(wei) 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改變競爭(zheng) 格局的關(guan) 鍵力量。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

  融合空間廣闊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和數據供給無限性的特點,既是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重要組成,又是推動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賽智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趙剛說。

  數據顯示,數字技術賦能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強勁,航空航天裝備、智能消費設備、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業(ye) 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增長42.4%,軟件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14.2%。

  “上半年,我國加強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工信部總工程師趙誌國說。據統計,5G應用已融入60個(ge) 國民經濟大類,應用案例數累計超5萬(wan) 個(ge) ;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過240家。

  “聯想將繼續堅定推進數實融合轉型實踐,積極助力製造業(ye) 的數智化轉型升級。”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說。

  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表示,中央提出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為(wei) 企業(ye) 發展指明了方向。得物APP未來還將繼續堅持數字化和創新服務融合,助力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活力。

  變革催生新動能

  記者了解到,當下不少青年人在社交媒體(ti) 平台進行網絡內(nei) 容生產(chan) ,不僅(jin) 帶動就業(ye) 、促進消費,還將其他服務行業(ye) 如電商、培訓等業(ye) 態的邊界大大擴展,帶來更多經濟與(yu) 社會(hui) 效益。

  “數字經濟與(yu) 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能打破時空限製,提升現代服務業(ye) 的精度、廣度和深度。要積極培育電子商務、精準營銷、數字金融、智慧物流、數字生活服務等新業(ye) 態,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促進各類經營主體(ti) 加速融合。”趙剛說。

  工業(ye) 互聯網成為(wei) 推動先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之一。基於(yu) 浪潮雲(yun) 洲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智能煉鋼創新應用,山東(dong) 九羊集團有限公司將轉爐終點的碳、溫雙命中率提高至88%,冶煉時間縮短8%至10%。

  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信息化與(yu) 軟件產(chan) 業(ye) 研究所副所長蒲鬆濤認為(wei) ,數字經濟和製造業(ye) 深度融合,其本質是數字技術賦能製造業(ye) 的全方位變革,可以提高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增強產(chan) 業(ye) 鏈韌性,也將催生新模式新業(ye) 態,促進智能化生產(chan) 發展、網絡化協同發展、服務化延伸發展,並進一步推動產(chan) 業(ye) 綠色化轉型,促進資源科學配置,高效循環利用。

  “我們(men) 將加快打造‘5G+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升級版,深化在礦業(ye) 、電力等重點領域的融合應用,聯合相關(guan) 部門積極探索在農(nong) 業(ye) 、文旅等潛力領域的創新應用,促進信息通信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趙誌國說。

  著力破解發展瓶頸

  下半年,工信部將加強5G、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和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製造業(ye) 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要築牢數實融合的發展底座。”中國互聯網協會(hui) 理事長尚冰表示,持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千兆光纖網絡的規模化部署和應用,優(you) 化數據中心布局,構建多層次的算力體(ti) 係,持續推動雲(yun) 網深度融合,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區塊鏈基礎設施的發展模式。強化產(chan) 業(ye) 自主創新能力,聚焦基礎性、緊迫性、前沿性和顛覆性的原創技術,加大研發投入,促進高端芯片、關(guan) 鍵軟件、核心算法與(yu) 框架等重點領域的研發突破與(yu) 迭代應用。

  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趙剛認為(wei) 需著力破解三個(ge) 瓶頸:一是推進業(ye) 務應用場景化、數字技術雲(yun) 服務化以及數字技能普及化,降低數字技術使用門檻;二是加快數據基礎製度建設,破解數據流通的製度壁壘,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和流通使用;三是加快推進數據要素、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立法,嚴(yan) 守科技倫(lun) 理紅線,築牢安全底線,從(cong) 法規政策建設等方麵促進數字經濟安全、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既要加快數字化技術創新,也要打造新興(xing) 數字產(chan) 業(ye) 新優(you) 勢。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加快平台化、定製化、輕量化服務模式創新,協同推進信息技術軟硬件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規模化應用,培育壯大共享經濟、智能經濟等新增長點,引導多樣化社交、短視頻、知識分享等新型就業(ye) 創業(ye) 平台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說。

  黃鑫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