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山洪泥石流該如何自救
近期,我國多地發生了嚴(yan) 重的山洪、泥石流災害。8月10日淩晨,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喜泉鎮馬場山區域,7名群眾(zhong) 在野外突遇山洪,5人被洪水衝(chong) 走並全部遇難;8月11日,受短時局部強降雨影響,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道突發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人員傷(shang) 亡……
山洪、泥石流往往來勢凶猛,容易造成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那麽(me) ,最近為(wei) 何此類災害頻發?我們(men) 在野外遊玩時該注意什麽(me) ?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
應急管理部宣傳(chuan) 教育中心研究員張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近期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季風氣候影響,不僅(jin) 短時、高強度的局地暴雨頻繁發生,長時、大範圍的全流域降雨也時有發生。在城市,暴雨容易引發內(nei) 澇,此時應減少出行,繞開容易積水的路段,不能冒險涉水通過;在山區,連日降雨會(hui) 導致山體(ti) 和土壤飽和度高,容易引發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正值暑期,很多家庭都會(hui) 選擇外出旅遊,進山尋一處清涼的人越來越多。“山區是山洪的高發地區,該區域地形較陡,降雨後產(chan) 流和匯流都較快,容易形成急劇漲落的洪峰,不要在河道露營。泥石流常與(yu) 山洪相伴,具有突發性強、水量集中、破壞力強等特點。”張英補充道。
麵對可能發生的危險,我們(men) 應該如何避險自救?
張英介紹,大家出行前應關(guan) 注氣象預報和權威部門發布的預警信息,山區居民要熟悉當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遇到雷雨天,大家不要前往山嶽型、峽穀型、涉水型景區;當雷電交加時,不要在曠野、樹下、電線杆旁、高坡上躲避。
除此之外,張英提醒道,大家在野外出遊時應嚴(yan) 格遵守當地的有關(guan) 規定,詳細閱讀相關(guan) 部門發布的公告,不要為(wei) 了圖新鮮、享幽靜而擅自進入未開發、未對公眾(zhong) 開放的保護區、峽穀、無人島、海灘等“野景點”。
“若不幸遭遇山洪、泥石流,一定要先保持冷靜。”張英說,“我們(men) 不要沿著行洪方向跑,要向洪流兩(liang) 側(ce) 高處快速躲避;千萬(wan) 不要輕易涉水過河、遊泳逃生。如果不慎被卷入洪水中,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
張英還特別提到,在山區遊玩時,大家一定要警惕低頻聲響,留意是否聽到類似火車轟鳴聲或悶雷聲,如果聲音越來越大,地麵出現震顫的時候,說明上遊泥石流已經形成,應立即朝與(yu) 泥石流呈垂直方向的兩(liang) 側(ce) 逃生。(科技日報 記者 史 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