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又見體育館坍塌,安全排查不能走過場

發布時間:2023-11-08 11:08:00來源: 新京報

  ■ 社論

  公共安全保障容不得僥(jiao) 幸、大意,公眾(zhong) 的安全感更不容“坍塌”。

  據央視新聞報道,11月7日0時35分,黑龍江樺南縣悅城健身體(ti) 育館部分坍塌事故現場完成救援。事故發生時,現場共有7人,其中3人自行脫險,1人輕傷(shang) ,3人遇難。

  據悉發生該事故的場館隸屬於(yu) 樺南縣新陽光健身俱樂(le) 部,俱樂(le) 部負責人已被警方控製。佳木斯市、樺南縣兩(liang) 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第一時間介入,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又見體(ti) 育館坍塌。在為(wei) 遇難者惋惜的同時,此次事件發生後,外界關(guan) 注的一個(ge) 焦點是,這次坍塌和大雪有直接關(guan) 係嗎?

  公開報道顯示,佳木斯市氣象台於(yu) 11月6日17時30分曾發布暴雪紅色預警信號;6日17時43分,佳木斯樺南縣也發布暴雪紅色預警信號。而樺南縣委宣傳(chuan) 部一工作人員在事故發生後,也曾對媒體(ti) 記者表示,房頂坍塌與(yu) 降雪有關(guan) 。

  但一座體(ti) 育館在大雪中坍塌,是否僅(jin) 僅(jin) 因為(wei) 極端天氣?要知道,事故發生時當地雖然遭遇了大雪,但位處東(dong) 北地區的佳木斯,類似天氣並不算罕見。如果下雪就足以把一座體(ti) 育館壓塌,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建築本身的質量問題。

  目前,此事有兩(liang) 個(ge) 值得注意的疑點。一是,據媒體(ti) 報道,有附近市民表示,該體(ti) 育館由廂房改建,為(wei) 二層結構。若果真如此,那麽(me) ,這種改建是否合規?要知道,一般的體(ti) 育場館,考慮到體(ti) 育活動本身的特點,對安全的要求本來就比較高。而這次的場館還屬於(yu) 二層結構,相信安全標準就應該更高了。那麽(me) ,由廂房改建為(wei) 體(ti) 育館,符合建築安全規範嗎?

  此事發生後,外界格外痛心的另一個(ge) 原因是,就在三個(ge) 多月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也曾發生過學校體(ti) 育館坍塌事故,並造成了11人死亡。又是坍塌,且又是體(ti) 育館,短時間內(nei) 的“重複事故”,無疑更增加了事故的悲劇性。

  當時齊齊哈爾的事故發生後,黑龍江方麵就明確要求,要迅速組織對所有學校和公益體(ti) 育場的建築安全進行排查。根據樺南縣政府官網發布的文章提到,樺南縣主要領導也於(yu) 次日到此次坍塌的體(ti) 育館察看安全工作落實情況。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到四個(ge) 月,還是發生了嚴(yan) 重的坍塌事故,並造成1人輕傷(shang) ,三人遇難,這不得不讓人追問,當時的安全隱患排查真的過關(guan) 了嗎?

  安全隱患排查的目的,就是要把潛在的安全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防之於(yu) 未萌,治之於(yu) 未亂(luan) ”,確保安全問題萬(wan) 無一失。

  因此,排查要緊盯問題,緊盯重點場所,全麵落實安全生產(chan) 監管責任、主體(ti) 責任;要有機製性的辦法,建立完善的排查責任鏈條,確保排查不能走過場,不止於(yu) 自查自糾。

  安全隱患排查是保障安全生產(chan) 的關(guan) 鍵環節。某種程度上,安全隱患排查的專(zhuan) 業(ye) 性、針對性、有效性,決(jue) 定著一方安全生產(chan) 的有序運轉,護佑著民眾(zhong) 生命安全。此次體(ti) 育館坍塌事故,再次警示了這一點。

  當然,在事故調查結果還未公布前,眼下外界的一切疑問,隻是一種基於(yu) 常識的判斷,我們(men) 期待一個(ge) 客觀公正的調查,給此次悲劇一個(ge) 答案。

  此次體(ti) 育館坍塌事故後,黑龍江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在全省開展房屋建築安全檢查“回頭看”工作。佳木斯市召開全市安全生產(chan) 工作會(hui) 議,要求嚴(yan) 格落實安全生產(chan) 檢查工作負責製,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原則,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務必清倉(cang) 見底。隻有真正吸取教訓,將安全排查落到實處,才能最大限度避免此類安全事故再次發生。

  無論如何,公共安全保障容不得僥(jiao) 幸、大意,公眾(zhong) 的安全感更不容“坍塌”。除了要實事求是地查清此次事故的原因,並依法追究責任,更要真正地以事故為(wei) 鑒,把安全隱患和風險的排查做紮實、做到位、做在前。別讓“天氣”成為(wei) 真正唯一負責任的“質檢員”。(新京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