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不知不覺就下單 近八成受訪者感到有沉溺網購情況

發布時間:2023-12-07 13:5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沒事總想逛網店不知不覺就下單

  近八成受訪者感到有沉溺網購情況

  如今,逛網店、收快遞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樂(le) 事。與(yu) 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感慨,現在沒事就想逛網店,一逛逛半天,不知不覺就下了單,“未發貨”“待收貨”列表總有數據……久而久之,造成了東(dong) 西常常買(mai) ,買(mai) 的物品利用率低還占據空間的窘迫局麵,成了生活在網購圍城的人。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0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6%的受訪者感到自己有沉溺網購的情況,女性受訪者較男性受訪者更為(wei) 嚴(yan) 重。總是忍不住“買(mai) 買(mai) 買(mai) ”,55.2%的受訪者直言是有活動“不買(mai) 虧(kui) 了”的心理作祟,45.4%的受訪者將其作為(wei) 工作生活壓力下排解情緒的出口。

  “我平均一天能‘雲(yun) ’逛街3個(ge) 小時,也不是總有東(dong) 西要買(mai) ,就當打發時間了”

  在上海旅遊服務行業(ye) 工作的薑芸蕾介紹,淘寶和微店是現在自己最愛打開的兩(liang) 個(ge) 手機App,平時沒事了就想進去翻翻看,有喜歡的物品就會(hui) 加入購物車,“我平均一天能‘雲(yun) ’逛街3個(ge) 小時,也不是總有東(dong) 西要買(mai) ,就當打發時間了。”她坦言,一天不看就有點心癢癢。

  24歲的陝西姑娘吳燕在一家事業(ye) 單位任職。因為(wei) 剛工作不久,她感覺自己特別有購買(mai) 欲。“沒事我就想進購物網站瞅瞅,本來沒有什麽(me) 明確的購買(mai) 需求,結果逛著逛著看到價(jia) 格實惠的,就會(hui) 想著買(mai) 來備著也未嚐不可,就買(mai) 了。”她說家裏現在有許多小發卡、小卡包等物件,都是這麽(me) 來的。

  沒事總想逛逛網店,不知不覺就下了單,調查顯示,79.6%的受訪者感到自己有沉溺網購的情況,其中26.0%的受訪者直言“很嚴(yan) 重”。進一步分析發現,女性(81.7%)較男性(75.9%)有這一感覺的比例更高;在不同代際上,90後(82.6%)感覺自己沉溺網購的比例最高,其次是00後(81.5%)。

  在青島媒體(ti) 行業(ye) 工作的辛婷分析,衝(chong) 動型消費往往是一瞬間上頭作出的行為(wei) ,如果這一時刻跟著情緒去購物,大概率會(hui) 後悔,帶來心理負擔,“雖然單看每一單基本上都不會(hui) 給我們(men) 的生活帶來實質性的影響,但日積月累下來會(hui) 造成不可忽視的大問題。對一個(ge) 人的時間利用、興(xing) 趣關(guan) 注、思維模式,以及情緒變化,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跳出網購圍城,把握好消費的度,87.3%的受訪者認為(wei) 要警惕衝(chong) 動下單。

  總是忍不住在網上“買(mai) 買(mai) 買(mai) ”,55.2%受訪者直言是有活動“不買(mai) 虧(kui) 了”的心理作祟

  薑芸蕾分析,網絡時代,逛網店成了人們(men) 休閑娛樂(le) 的最常見方式。線上購物比線下更便捷,加上網上購物有各種促銷打折活動,吸引了大家有事沒事就去逛一逛。而且現在各類應用基本都有購物功能,甚至在使用的過程中就會(hui) 遇到植入的銷售廣告,多多少少都能勾起人們(men) 的購買(mai) 欲。“一些商家的銷售手段很高,讓你有一種‘錯過這個(ge) 村就沒這個(ge) 店’的感覺,成功地營造了‘不買(mai) 就虧(kui) 大了’的氛圍,消費者很容易中招兒(er) 。”

  對於(yu) 商家的營銷策略,辛婷也深有同感。“我睡眠不太好,在網上看到商家在售賣乳膠枕,宣傳(chuan) 產(chan) 品如何優(you) 秀、獨特,越看就越覺得現在自己的枕頭差勁極了,想買(mai) 這個(ge) 所謂‘真正好原料’的乳膠枕。我一咬牙花了500多元買(mai) 了一個(ge) 回來,但枕了一陣子也沒感到有什麽(me) 區別。”

  吳燕關(guan) 注了一些穿搭博主,經常看她們(men) 發了什麽(me) 服飾搭配,自己也想去買(mai) 來試試看,而且留言的很多網友也都在熱烈討論和積極購買(mai) ,進一步激發了自己的購買(mai) 欲望。“現在的社交網站能精準地實現用戶細分和集合吸納,我感覺自己近來熱衷服飾消費受此的影響就很大。”

  劉淼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觀察自己和周圍同學的消費日常,她感覺剛上大學的學生,在消費上更易缺乏理性,自我控製力較弱。“大家在上大學之前基本都不太能有自己主導消費的機會(hui) ,也沒有較多的能自主支配的時間和金錢。一進入大學,能自我支配花銷的新世界大門突然打開了,就容易出現一些不良消費的行為(wei) 。”

  為(wei) 什麽(me) 總是忍不住在網上“買(mai) 買(mai) 買(mai) ”?55.2%的受訪者直言是有活動“不買(mai) 虧(kui) 了”的心理在作祟,48.5%的受訪者感到直播容易讓人衝(chong) 動消費,45.4%的受訪者將其作為(wei) 工作生活壓力下排解情緒的出口,42.9%的受訪者坦言無聊空虛,打發時間,39.4%的受訪者表示能獲得即時的快樂(le) ,33.4%的受訪者直指物欲膨脹,心態浮躁。

  購買(mai) 欲爆棚不斷下單,45.4%受訪者感到變“宅”了影響社交

  薑芸蕾說,經常“買(mai) 買(mai) 買(mai) ”讓她的錢包有些吃不消,“目前我的經濟實力還無法支撐我現在持續性的下單消費。經常是買(mai) 時挺痛快,還信用卡時很痛苦。”她開始意識到,沒有計劃地消費是件挺麻煩的事。“現在網絡消費平台變著招兒(er) 地吸引大家去消費,而且支付手段非常多樣化,即便手裏沒太多錢,各種平台也會(hui) 有分期或部分預付的方式。如果沉溺網購,可能就會(hui) 出現拆東(dong) 牆補西牆,一個(ge) 窟窿填完又出現下一個(ge) 窟窿的窘境。必須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吳燕對此也十分認同。她說,網購成癮首先帶來的就是經濟上的入不敷出,養(yang) 成超前消費的習(xi) 慣。“更大的影響是,當我隻想‘買(mai) 買(mai) 買(mai) ’的時候,就已不再關(guan) 注物品是否是需要的、是否適合自己,而是就想花錢。結果買(mai) 回來的東(dong) 西基本用不到,浪費時間、金錢,占用空間。” 在吳燕看來,沉溺網購是不健康的消費行為(wei) ,會(hui) 加劇精神上的空虛感和虛無感,還挺傷(shang) 害眼睛。

  購買(mai) 欲爆棚,不斷下單會(hui) 帶來哪些影響?60.0%的受訪者直言消費不節製,或導致超前消費/借貸消費,51.9%的受訪者直言易囤積商品,買(mai) 不實用、用不到的東(dong) 西,45.4%的受訪者覺得變“宅”了,影響社交,38.6%的受訪者坦言越買(mai) 越想買(mai) ,內(nei) 心愈加空虛。

  南開大學社會(hui) 學院社會(hui) 心理學係教授張闊表示,不斷“買(mai) 買(mai) 買(mai) ”,雖然短期內(nei) 能夠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但從(cong) 長遠來看,有可能導致自我物化,對物質過度追求,甚至產(chan) 生財務風險,進而影響個(ge) 人生活質量和其他方麵,如親(qin) 情、工作表現等。“為(wei) 了避免陷入消費主義(yi) 陷阱,我們(men) 在生活中需要更多地重視非物質價(jia) 值和精神需求的滿足,如健康、友誼、親(qin) 情和工作成就等方麵。”

  參與(yu) 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占14.6%,90後占46.6%,80後占29.4%,70後占7.4%,60後占1.8%,其他占0.3%。男性占36.1%,女性占63.9%。

  (孫麗(li) 萍對此文亦有貢獻,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吳燕、辛婷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