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待遇豈能畫餅充饑
據上遊新聞報道,最近南京趙女士應聘江蘇一家高科技公司,在薪水方麵,公司“每月授予積分後,每3000積分折算一個(ge) 整月工資”。趙女士非常疑惑:找工作遇到“不發工資發積分”的奇葩公司了?此事在網上曝光後,也引發不少網民的質疑。
據報道,涉事公司對於(yu) “積分製度”還自有一套說辭:“鑒於(yu) 初創團隊的特殊性,我們(men) 創新地采用了積分製來明確員工的當前投入及未來收益實現路徑。員工可以選擇積分+現金一定比例組合的薪資包,規範積分兌(dui) 現的規則:兌(dui) 現時間、兌(dui) 現方式、計息比例、轉股方案等。”而且,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men) 是初創公司。積分製度是公司的獨創。員工來公司工作的前4個(ge) 月左右是發積分不發工資,公司用積分計算工作量,等到融資到位之後就補發工資。”從(cong) 這番解釋來看,涉事公司似乎不認為(wei) 自己有什麽(me) 問題,而是在用某種新的製度來激勵員工。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以愛護你的名義(yi) 傷(shang) 害你”的套路。當員工遇到公司無法正常開出工資的情況時,普遍會(hui) 認為(wei) 公司的經營狀況出現了問題。此前,一些單位因經營不善拖欠員工工資,導致員工不滿的現象,也不時見諸報端。但這次涉事公司的“操作”,卻不同尋常。作為(wei) 一家初創企業(ye) ,其發展願景和未來潛能固然是吸引員工的重要因素,但最基本的薪酬待遇絕不能“畫大餅”。
“支付工資不能以實物替代,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這不僅(jin) 是法規的明確規定,也是社會(hui) 常識。涉事公司的做法,不僅(jin) 在法律上站不住腳,涉嫌損害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在道義(yi) 上也令人難以接受。
一直以來,總有一些公司管理者不把員工的權益和感受當回事,使用忽悠手段傷(shang) 害員工權益。但是,他們(men) 往往忽略了一個(ge) 最基本的事實:員工不是工具,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任何欺騙、欺壓員工的做法,就算不會(hui) 立即引起員工的反抗,也會(hui) 讓員工心中滋生不滿情緒。不論是“積分製度”這樣的奇葩規則,還是故意拖延、克扣員工工資的行為(wei) ,最終都有可能讓員工在無法忍受的心理下,將公司內(nei) 部矛盾“捅出去”。
不少類似事件都存在“員工在網上曝光——網民熱議和批評——媒體(ti) 報道和監督——公司致歉與(yu) 整改”這樣的“流程”,前車之鑒如此之多,卻仍有用人單位重蹈覆轍。類似事件,不僅(jin) 會(hui) 損害一些員工的切身利益,導致其“用腳投票”,遠離這種奇葩公司,也會(hui) 影響單位的口碑和長遠利益。
當員工不斷增強維權意識,也會(hui) 不斷淨化整個(ge) 行業(ye) 的風氣,倒逼用人單位約束自身行為(wei) ,踏踏實實製定薪酬規則。
黃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