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福建漳州如何以“通、惠、情”促融?
中新網漳州1月10日電 (記者 張金川)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市長魏東(dong) 10日表示,該市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聚焦建設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重要使命,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
當天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開幕,魏東(dong) 代表漳州市政府向大會(hui) 報告政府工作。
過去一年,該市舉(ju) 辦海峽兩(liang) 岸現代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花卉博覽會(hui) 、關(guan) 帝文化旅遊節、開漳聖王文化節、海峽茶會(hui) 、海峽兩(liang) 岸中秋晚會(hui) 等活動,漳州古城、長泰龍人古琴研究院獲批國家級海峽兩(liang) 岸交流基地,成立漳州市人才一體(ti) 化服務中心暨台灣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
作為(wei) 台胞主要祖籍地、閩南文化重要發祥地和台商投資聚集區的漳州市,繼續成為(wei) 台商投資興(xing) 業(ye) 的熱土。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漳州全市新設台資企業(ye) 91家、實際使用台資2.2億(yi) 美元。
新的一年,漳州如何服務和融入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從(cong) 魏東(dong) 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可見,漳州將聚焦漳台融合各領域發展:
在以通促融方麵,突出在教育共融、醫療共享、文化共情、經貿共贏、產(chan) 業(ye) 共促上先行先試。實施新一輪“漳台產(chan) 業(ye) 合作計劃”,以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文旅康養(yang) 、現代農(nong) 業(ye) 等為(wei) 重點,推動漳州主導產(chan) 業(ye) 與(yu) 台灣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發展。開展“大陸台協會(hui) 會(hui) 長漳州行”招商活動,支持漳州企業(ye) 與(yu) 在漳台企共建企業(ye) 合作聯盟。鼓勵台灣農(nong) 漁民參與(yu) 漳州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爭(zheng) 創國家級海峽兩(liang) 岸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合作基地。
在以惠促融方麵,優(you) 化在漳台胞“五項服務”,更好便利台胞在漳生活發展。整合對台教育資源,探索與(yu) 台灣院校合作辦學新路。用好漳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hui) 台胞職業(ye) 技能培訓基地,推動台商投資區爭(zheng) 創國家級台青就業(ye) 創業(ye) 基地,建設海峽兩(liang) 岸青少年研學基地。實施“名醫入漳”圓山計劃,加快推進“五大工程”,促進漳台中醫藥事業(ye) 融合發展。探索打造“大陸台商康養(yang) 休閑中心”,吸引更多台商來漳定居落戶。
在以情促融方麵,提速規劃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加快建設開漳聖王文化交流中心。辦好海峽兩(liang) 岸現代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花卉博覽會(hui) 等兩(liang) 岸重大交流活動。發揮開漳聖王、關(guan) 帝、保生大帝等民間信仰精神紐帶作用,支持漳台兩(liang) 地各類民間組織開展常態化交流,開展族譜對接、尋根謁祖和民間信俗交流等活動。積極開展與(yu) 澎湖融合發展實踐。
漳台同根、同祖、同源,具有共同的民間信仰和文化習(xi) 俗。漳州市政協委員趙家傳(chuan) 建議,發揮祖地優(you) 勢,建設漳州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形成以開漳聖王文化園為(wei) 核心,以雲(yun) 霄開漳聖王文化祖地、東(dong) 山關(guan) 帝廟等全國對台文化交流基地為(wei) 重要平台,各縣區祖地資源相輔相成、互為(wei) 補充的全域交流中心,吸引台灣同胞和廣大海外華僑(qiao) 華人回鄉(xiang) 尋根謁祖、文化交流、投資興(xing) 業(ye) ,把漳州打造成國際知名祖地文化旅遊目的地。
漳州市委書(shu) 記王進足在漳州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hui) 議上講話時也強調,要搶抓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契機,密切與(yu) 台胞台商交往聯絡,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經貿、產(chan) 業(ye) 等“五大板塊”融合發展,開創漳台融合發展新局麵。(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