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老師”走紅,也是對“PPT依賴症”說不
“媽媽再也不擔心我上課走神了。”據浙江電視台報道,近日,浙江金華永康大司巷小學,一位二年級語文老師因“板書(shu) ”走紅,衝(chong) 上了新聞熱搜榜。這位老師名叫呂曉君,已有16年教齡。四年前開始精細化、係統化課題鑽研,目前共創作了兩(liang) 百來幅精美板書(shu) 。
板書(shu) 本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功,但如今,隨著多媒體(ti) 教學的普及,已逐漸被弱化,有的老師甚至不寫(xie) 板書(shu) 了。呂老師因“板書(shu) ”走紅,看似意外,但其中所蘊含的教育之道,卻值得深思。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正處在形象思維為(wei) 主的階段,倘若老師們(men) 都能像呂老師一樣,圖文並茂地把一些抽象概念具體(ti) 化,不僅(jin) 能讓課堂更加生動形象,孩子們(men) 親(qin) 眼看著老師妙筆生花,也是一種享受和美的熏陶。
令人遺憾的是,在當前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下,輔佐課堂教學的PPT卻大有喧賓奪主之勢。部分教師甚至有了“PPT依賴症”,教學過程中忙著展示PPT,又是圖片又是視頻,課堂看似多姿多彩,學生卻應接不暇,實際教學效果堪憂。
實際上,PPT與(yu) 板書(shu) 之間並不衝(chong) 突。有了PPT的輔助,板書(shu) 就可以適當簡略,更能發揮提綱挈領的作用。正是基於(yu) 這樣的考量,也有學校嚐試推出“限PPT令”,鼓勵老師更加關(guan) 注學生的課堂情況,讓師生雙邊教學活動配合更加默契。
當然,為(wei) 因“板書(shu) ”而走紅的呂老師點讚,並不是要求所有老師都依樣畫葫蘆。老師們(men) 在課堂上書(shu) 寫(xie) 板書(shu) 是基本要求,但具體(ti) 怎麽(me) 寫(xie) 卻要根據學科特點和課堂情況,因人因事而異。比如,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板書(shu) 多一些圖文並茂;而高年級課堂,板書(shu) 更應該體(ti) 現知識脈絡和思維演進的趨勢等。
此外,美術功底不足的老師,也不必強求自己一定要通過這種“畫”的方式進行板書(shu) ,可以從(cong) 自身實際出發,拒絕“PPT依賴症”,立足教學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也能讓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起來。
□胡欣紅(教師)
評論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xjbpl2009@sina.com
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