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首場寒潮影響仍在持續 北京中東部大範圍雨雪進入鼎盛時段
北京今日全天氣溫在冰點以下
龍年首場寒潮影響仍在持續,今日起中東(dong) 部大範圍雨雪進入鼎盛時段
2月19日,春天的第二個(ge) 節氣“雨水”來臨(lin) 。雨水,意味著冰雪消融雨漸增,萬(wan) 物開始萌動。常年此時,我國南方大部春意盎然,而北方地區尚未有春天氣息。
目前龍年首場寒潮影響仍在持續。今起三天,中東(dong) 部雨雪將達鼎盛,陝西、山西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雪。23日至26日,補充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國,第二輪雨雪冰凍過程也將到來。
北京昨日迎來大風天氣,至夜間逐步轉弱。今天白天陰有零星小雪,山區有小雪,全天的氣溫都將在冰點以下,最高氣溫-1℃。
關(guan) 注 1
預計23日起北京轉晴 氣溫逐漸回升
2月18日,節後首個(ge) 工作日,寒潮帶著弱降水抵京,北京大部分地區有小雨或零星小雨籠罩。大風、降溫也接踵而至,昨日北風強勁,氣溫下滑,午後最高氣溫在5℃上下。
昨日夜間北風逐步減弱,今天天空雲(yun) 量繼續增多,且未來幾天陽光都將缺席。北京市氣象台預計,今天白天陰有零星小雪,山區有小雪。今天全天氣溫都將在冰點以下,最高氣溫-1℃。23日開始,天空才開始轉晴,氣溫逐漸回升。
氣象專(zhuan) 家提醒,氣溫下跌,天氣寒冷,注意防寒保暖。安全使用自采暖設備,謹防火災和一氧化碳中毒;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較高,請做好健康防護。
關(guan) 注 2
中東(dong) 部日平均或最低氣溫將普降8℃-12℃
據中央氣象台消息,2月20日至22日,寒潮將繼續影響我國,中東(dong) 部部分地區有暴雪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中高風險。
中央氣象台2月19日18時繼續發布寒潮橙色預警。預計2月19日20時至2月22日20時,我國中東(dong) 部大部將自北向南先後出現降溫,日平均或最低氣溫普遍下降8℃-12℃,華北南部、黃淮西部、江淮、江漢、江南、華南中北部及貴州等地氣溫將下降12℃-18℃,其中,湖南南部、貴州東(dong) 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累計降溫幅度可達20℃以上。
隨著寒潮繼續東(dong) 移南下,今天起,中東(dong) 部大範圍雨雪進入鼎盛時段。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wei) 躍介紹,2月20日至22日,雨雪範圍和強度與(yu) 節前過程基本相當,凍雨整體(ti) 強度和持續性不及上次,但影響範圍更廣。東(dong) 北、華北、黃淮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黃淮南部及江南多地雨雪混雜。河南、安徽、湖北、湖南、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將先後出現凍雨或冰粒,最強時段為(wei) 20日至21日。陝西北部、山西東(dong) 南部、河北南部、山東(dong) 東(dong) 部和南部、河南南部、湖北東(dong) 部到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或有暴雪,局地大暴雪。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或達5至12厘米,局地15厘米以上。
本輪寒潮過後,受補充冷空氣南下影響,23日至26日,我國還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過程。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科普】
常年雨水時節北方仍多冷空氣活動
據中國天氣網介紹,常年雨水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已經春意盎然,天氣回暖、雨水增多,浙江、江西、湖南、廣東(dong) 、福建等地的降水量比立春時節猛增,尤其是華南一帶要注意防潮除濕,警惕回南天。
當南方春意萌發之時,北方大部仍多冷空氣活動,尤其是東(dong) 北、西北以及內(nei) 蒙古東(dong) 部等地天氣依然寒冷,部分地區可能還會(hui) 有雪花飄落,防寒保暖仍不可鬆懈;而華北、黃淮一帶十分符合雨水時節的特性,往往在這個(ge) 時候經曆雨雪轉換,告別雪花、迎來降雨,但氣溫起伏較大,大家要注意保暖,謹防感冒。
在華東(dong) 、西南、華南等地,雨水節氣期間雷電、暴雨預警發布數量迅速上升。其中,雷電預警發布數量較上一節氣“立春”增加了近九成。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提示】
起居有常 食飲有節
古人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現代人則經常熬夜,睡眠不足。“長期違背自然規律容易早衰。”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海華建議人們(men) 早睡早起,以順自然。
“雨水節氣肝氣已生,肝喜條達惡抑鬱,故肝氣通於(yu) 春,春夏養(yang) 陽,順應陽氣的生發,不要壓製它。”劉海華指出,雨水時節應少吃酸澀收斂或過鹹味厚的食物,多吃疏肝健脾養(yang) 肺的食物,如春筍、百合、蓮子、薏苡仁、山藥、香椿芽、牛奶等。此外,雨水節氣人們(men) 容易引動肝火,一旦上火可適當進食蘿卜、苦瓜、海帶、梨,也可以用金銀花、魚腥草、馬齒莧、山梔子泡水喝。
調整心態 避免憂思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針灸專(zhuan) 科副主任醫師易偉(wei) 民曾表示,雨水節氣應重視情誌養(yang) 生。
“天氣變化不定,人們(men) 的情緒容易波動,引發精神抑鬱、憂思不斷等表現,對身心健康造成較大的負麵影響。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心髒病、哮喘等慢性疾病人群,這種影響更為(wei) 明顯。”易偉(wei) 民指出,過度憂慮還會(hui) 損傷(shang) 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
易偉(wei) 民建議人們(men) 努力調整心態,保持心情恬淡、開朗豁達、與(yu) 人為(wei) 善,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不要鑽牛角尖,及時擺脫負麵情緒。肝髒喜順暢而惡抑鬱,隻有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才能使肝氣平穩,脾胃得以安寧。
適當“春捂” 積極鍛煉
雨水時節,氣候反複無常,且常有“倒春寒”現象。人們(men) 在春季,不應過早地脫去厚衣,而應隨著氣溫的波動適時增減衣物,民間則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之說。醫聖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關(guan) 節疼痛人群則應注重肩、腰、腿等關(guan) 節部位的保暖,防止寒濕之邪侵襲而引發疾病。
劉海華還指出,人們(men) 應樹立治未病的理念,在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飲酒、熬夜、缺乏運動、不良情緒、過食辛辣油膩、暴飲暴食、貪食冷飲等的基礎上,配合中醫針灸、藥膳、刮痧、拔罐、艾灸、中藥泡腳、耳穴等中醫體(ti) 表刺激療法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