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護古樹名木 繪城市綠意(美麗中國)

發布時間:2022-05-19 14:1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薊州區羅莊子鎮三道嶺村,流蘇樹繁花盛開。本報記者 武少民攝

  核心閱讀

  天津市薊州區古樹名木資源豐(feng) 富。近年來,薊州區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古樹名木保護力度,注重科學管護,不斷提高城市綠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5月的天津市薊州區,樹木蔥蘢,繁花盛放。

  “薊州區古樹名木很多,樹齡500年以上的就有112株。”薊州區林業(ye) 局高級農(nong) 藝師劉鳳明告訴記者,作為(wei) 天津市唯一的山區,薊州區古樹名木資源豐(feng) 富。截至目前,薊州區樹齡百年以上的在冊(ce) 古樹名木有3831株,占天津市古樹名木資源的82.6%。

  壓實責任,每一棵古樹名木都有專(zhuan) 人負責

  走進薊州區官莊鎮東(dong) 後子峪村文化廣場,綠意撲麵而來:在60多根3米高的石柱支撐下,一棵虯幹鐵枝、狀若盤龍的青鬆灑下大片濃蔭。旁邊挺立的一棵翠柏,亭亭如蓋……

  “一柏八石柱,柱柱不離樹。”正在為(wei) 古樹澆水的77歲村民白雲(yun) 鳳說,這棵鬆樹叫蟠龍鬆,樹齡650年,打自己記事起就有8根石柱作為(wei) 支撐,旁邊的柏樹也有320年曆史了。

  劉鳳明介紹,這棵蟠龍鬆樹齡達到500年以上,屬於(yu) 一級古樹,被收錄於(yu) 全國綠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編寫(xie) 的《中華古樹名木》中。為(wei) 了保護好古樹,當地林業(ye) 部門根據樹木生長情況,又增加了數十根石柱支撐,還增設了圍欄、滅火器等。

  “那是一個(ge) 監測儀(yi) ,可以感知樹的晃動幅度,並將異常數據傳(chuan) 回。”劉鳳明指著蟠龍鬆樹幹上一個(ge) 灰色的小鐵盒說,這個(ge) 監測儀(yi) 已經用了10多年,很快要換成靈敏度更高的新產(chan) 品了。

  “我和村民都時刻關(guan) 注著這棵古樹,大夥(huo) 都盡心盡力地嗬護它。”在旁邊查看樹木長勢的東(dong) 後子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野說,保護古樹不能有疏忽,蟲害、火災隱患等都要防範,但也不能幹預過多,“這裏的每一棵古樹都不打營養(yang) 液,隻是定期澆水、除蟲,盡可能讓其自然生長。”

  對這棵蟠龍鬆的保護也是薊州區古樹名木保護的一個(ge) 縮影。為(wei) 有效保護古樹名木,層層壓實責任,做到規範化、精細化,去年,薊州區製定了《薊州區推行古樹名木保護包保責任製實施方案》,明確區、鄉(xiang) 鎮(街道)和古樹名木所在區直單位、村(社區)和區直站所三級包保責任,將古樹名木保護到位。近日印發的《天津市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城市樹木保護的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在現有城市古樹名木養(yang) 護管理中摸索推行“樹長製”,做到一樹一檔、責任到人。

  科學管護,讓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目前城市道路沿線及公共綠地範圍內(nei) 直徑30厘米以上的大樹已統計了5000餘(yu) 株。可喜的是,古樹名木後備資源數據庫中又增加了15株,有1株水杉、9株國槐、5株刺槐。”薊州區城管委市政園林服務中心負責人劉彥昕說,統計要及時,管護也要跟上,隨著天氣轉暖,為(wei) 避免單位及個(ge) 人對樹木過度修剪,服務中心及時向70多個(ge) 單位和街道發放指引,嚴(yan) 格落實養(yang) 管責任。

  堅持預防為(wei) 主、科學防治。薊州區城管委市政園林服務中心管理科科長李豔說,在園林病蟲害防治中,薊州區市政園林服務中心加大了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力度,減少化學藥劑使用,根據季節變化和病蟲害發生特點科學防治。

  “為(wei) 進一步降低害蟲的越冬蟲口基數,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植保部門組織人員采用物理防治方法,開展春季挖蛹除治害蟲行動,為(wei) 苗木病蟲害防治打下良好基礎。”劉彥昕說。

  薊州區城管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後市政園林服務中心將對城區500多萬(wan) 平方米綠地、5萬(wan) 餘(yu) 株行道樹實施精細化養(yang) 護管理,保證城區綠化樹木生長旺盛,形成良好的綠化景觀效果,讓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men) 在武定苑小區生長著千年古銀杏的中心小花園內(nei) 建立了我區首個(ge) 以古樹名木為(wei) 主的生態科普教育基地,旨在提升公眾(zhong) 生態自覺,愛護生態環境。”薊州區城管委有關(guan) 負責人說。

  加強綠化建設,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城管委加強城市垂直綠化建設,利用裸露牆體(ti) 、圍欄等有效空間,開展屋頂、牆體(ti) 、橋體(ti) 、公交站點、停車場等立體(ti) 空間綠化,栽植爬藤植物,提高綠化覆蓋率。園林綠化管護巡查如今已經常態化,道路綠化養(yang) 護水平也不斷提高。”劉彥昕說,目前,薊州區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到15平方米。

  薊州區林木綠化率已達53.5%,其中北部山區達到81%。據了解,薊州區先後被評為(wei) 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一個(ge) 山清水秀、綠色發展的薊州,正展露芳顏。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珍視一草一木,留住鄉(xiang) 愁記憶;不斷擴展綠色空間,持續提升城市品質。”李豔說,薊州區不斷加強城區園林綠地、濕地、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加快州河國家濕地公園、環秀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優(you) 化人民公園等運營管護,維護城市生物多樣性。薊州區城管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兩(liang) 個(ge) 國家濕地公園已進入收尾和綠化景觀提升階段,有助於(yu) 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9日 第 14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