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岱山:盤活沉睡資源 走出海島振興新路子
海島資源是舟山的獨特優(you) 勢,是舟山向海而生、向海圖強的新空間和新亮點。舟山市岱山縣位於(yu) 舟山群島中部,全縣由571個(ge) 大小島嶼組成,擁有得天獨厚的海島資源稟賦。日前,人民網走進岱山,踏上這片小島,探尋詩畫般的海島風光如何繪就共富新圖景。
深挖曆史底蘊 打造一座軍(jun) 港文化島
今年6月7日,舟山市舉(ju) 行“小島你好”海島共富行動啟動儀(yi) 式,首批12個(ge) 示範島建設率先啟航,岱山縣的小長塗島便是其一。
“首先要搞清楚,我們(men) 的優(you) 勢是什麽(me) ,定下發展目標,然後全力推進建設。”岱山縣長塗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岱斌介紹,小長塗島是岱山縣唯一一個(ge) 入選首批“小島你好”海島共富行動的小島。和其他島相比,小長塗島沒有好的沙灘,沿岸海水亦不夠清澈,但是卻有自己的特色——軍(jun) 港文化。
小長塗島的軍(jun) 港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明朝。走進長塗鎮小長塗島,在東(dong) 北角有個(ge) 村子,名叫倭井潭村。倭井潭村的名字來源於(yu) 村裏的一口古井,名曰倭井潭。相傳(chuan)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被戚家軍(jun) 打敗的倭寇逃亡至此,並霸占該潭。此後,村民與(yu) 之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倭行動。曆經2年,戚家軍(jun) 揮師入長塗,取得了最終勝利。為(wei) 紀念犧牲的勇士,長塗人改稱水潭為(wei) 倭井潭,並立“抗倭碑”以祀。
現如今,來到倭井潭公園,可看到居民在附近的公共洗衣區邊洗衣邊聊天,歲月一片靜好。未來,此處將作為(wei) 小長塗島開展研學遊的重要點位之一。除此之外,在小長塗島上,有一支駐軍(jun) 部隊,軍(jun) 民一家親(qin) 的氛圍特別濃厚,每年島上都會(hui) 舉(ju) 辦軍(jun) 港之夜係列活動,熱鬧非凡。
“遵循差異化發展原則,我們(men) 打算將小長塗島打造成一座軍(jun) 港文化島。”楊岱斌介紹,圍繞小長塗島獨特資源優(you) 勢,長塗鎮著力打造以“軍(jun) 港研學地 海島幸福家”為(wei) 主題的未來鄉(xiang) 村海島樣板,探索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有效路徑。
小長塗島入選首批12個(ge) 示範島後,長塗鎮第一時間成立“小島你好”海島共富行動鎮級領導小組,由鎮黨(dang) 委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統籌研究部署“小島你好”建設工作。
根據“一島一品、一島一策”發展導向,突出小長塗島“軍(jun) 港+研學”發展定位和功能布局,長塗鎮深入挖掘解碼島上軍(jun) 港文化、抗倭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元素。
前期,長塗鎮已梳理出“小島你好”項目15個(ge) ,計劃投資8000萬(wan) 元左右,重點實施軍(jun) 港一條街、軍(jun) 事研學基地、入島門戶提升、高鼇山雲(yun) 步道等項目。
岱山縣長塗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胡高科對各項目進程了然於(yu) 心。據介紹,目前,倭井潭海防步道、文旅驛站等項目已完成建設,入島門戶提升項目今年年底前完工。此外,軍(jun) 港一條街、高鼇山雲(yun) 步道兩(liang) 個(ge) 項目已啟動規劃設計,軍(jun) 事研學基地正開展選址工作。用不了太久,一座充滿軍(jun) 港文化氣息的小島將與(yu) 市民見麵。
抱團發展 以項目帶動村民共富
與(yu) 長塗鎮發展特色小島不同,岱東(dong) 鎮又是另一番特色風貌。在省級風景區鹿欄晴沙景區附近,新增了一處公園——岱東(dong) 鎮東(dong) 海郊野公園,這裏處處是風景,煥發勃勃生機。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書(shu) 店成了網紅打卡點,綠草地上的戶外露營帳篷供不應求,有著章魚造型的長滑梯是小朋友們(men) 的最愛……今年五一假期,東(dong) 海郊野公園一經開園,便成了周邊市民休閑娛樂(le) 的不二之選。
據介紹,東(dong) 海郊野公園是共同富裕黨(dang) 建聯建的一環,由岱東(dong) 鎮轄域內(nei) 塗口村、龍頭村等5村抱團與(yu) 國企合資,並同6家龍頭企業(ye) 合作,展開共同經營。岱山縣岱東(dong) 鎮黨(dang) 委委員張偉(wei) 介紹,村集體(ti) 以土地入股、獲取分紅,年增收超百萬(wan) 元。
龍頭村是東(dong) 海郊野公園的中心村。看著村莊一天天變得更美,村民生活更富裕、更有盼頭,龍頭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慶華感觸頗深,“公園項目建成後的綠化種植養(yang) 護、環衛管理等用工,都是找到周邊村民,進一步幫助了村民增收。”
其實,旅遊帶來的甜頭,龍頭村早就嚐過。近年來,龍頭村依托中國祭海台、海岬公園景區,積極發展特色旅遊產(chan) 業(ye) ,建設了停車場、旅遊公廁、特色街巷等場地,同時開發了親(qin) 子種植、遊人垂釣等項目。2021年,龍頭村村集體(ti) 經濟收入253.90萬(wan) 元,其中經營性收入高達156.31萬(wan) 元。
隨著文旅效益日益凸顯,不少村民更是主動將民宅改建裝修,開起了民宿。為(wei) 幫助更多村民有錢可賺,享受項目紅利,龍頭村開展了美麗(li) 沙角提升工程,項目改造麵積約4630平方米,投資約300萬(wan) 元。
“沙角區域是遊客去往東(dong) 海郊野公園的必經之路,我們(men) 對周邊景觀和民居建築立麵改造後,讓這裏可以承接景區的部分配套服務功能。”張慶華補充說,村裏一方麵支持村民開民宿,另一方麵正計劃收儲(chu) 沿線的閑置民居,打造各種商業(ye) 業(ye) 態,補齊旅遊服務短板,吸引更多人前來遊玩。
黨(dang) 建引領 揭榜掛帥 一村更比一村強
東(dong) 海郊野公園是共同富裕黨(dang) 建聯建的一環,在岱山縣,由黨(dang) 建引領開啟的共富項目在各村已遍地開花。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必由之路,是“擴中提低”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載體(ti) 。為(wei) 增強村級集體(ti) 經濟“造血功能”,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今年4月,岱山縣委組織部牽頭,首批13個(ge) 村級集體(ti) 經濟揭榜掛帥項目集中開工。
經過近10個(ge) 月的建設,各大項目進展有序。在秀北村,主街上新增了一幢4層樓的徽派建築,預計12月中旬可完工。項目建成後,秀北村將以出租形式整體(ti) 引進商貿業(ye) 態,一年將為(wei) 村集體(ti) 帶來50萬(wan) 元收益。
視線來到長西村,又是另一幅共富畫卷。針對周邊外來人口多,長西村將35套閑置商品房進行整合盤活,目前已有31套房子完成裝修並全部出租,每月可增加村集體(ti) 經濟收入3萬(wan) 元。
以產(chan) 沙洋曬生、蘿卜、西瓜等傳(chuan) 統“三寶”聞名的沙洋村,全村共有村民726戶,黨(dang) 員80名。近年來沙洋村堅持黨(dang) 建統領,夯實共同富裕,寫(xie) 好花生文章。今年推出的揭榜掛帥惠農(nong) 集市項目已投入運營使用,20個(ge) 攤位售賣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不僅(jin) 解決(jue) 農(nong) 戶銷售難問題,也成了遊客首選伴手禮。
“我們(men) 還將原本200平米的舊牛棚進行整治提升,打造沙洋花生工坊。”沙洋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費忠根介紹,該工坊將打造成為(wei) 集曬生介紹、展示、銷售、體(ti) 驗一體(ti) 的共富工坊,預計今年年底將建成運營。
岱山縣委組織部組織科副科長林海介紹,岱山縣專(zhuan) 設紅色共富基金,努力形成“以大帶小、以強扶弱、全鏈合作、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麵,不斷增強集體(ti) 經濟“造血功能”。
“我們(men) 希望以揭榜掛帥的形式去帶動村集體(ti) 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林海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