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加快實施166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項目
1月11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聽取了《關(guan) 於(yu) 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發展重大合作項目進展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江蘇列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項目庫(表)》的303個(ge) 重點項目中,有14個(ge) 項目完工、166個(ge) 項目正在加快實施;由省級層麵重點推進的121個(ge) 項目均按序時進度要求穩步推進,基本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緊扣“一體(ti) 化”
謀劃實施一批重大合作項目
圍繞國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規劃綱要》和“十四五”實施方案,江蘇緊盯產(chan) 業(ye) 創新、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省際毗鄰區等重點區域,全麵加強引領性項目研究謀劃,做實前期論證評估,主動向上對接爭(zheng) 取。江蘇有15個(ge) 方麵303個(ge) 重點項目列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項目庫(表)》,總投資2.95萬(wan) 億(yi) 元。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2年國家年度重點工作安排中,涉及江蘇項目事項分別有61個(ge) 、68個(ge) 和74個(ge) ,為(wei) 江蘇更好落實國家戰略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江蘇還與(yu) 長三角各省市共同研究製定重點合作項目計劃。截至去年底,三省一市先後共同印發兩(liang) 輪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江蘇分別有103項、194項重點合作事項列入計劃;2020年至2022年長三角區域合作年度工作計劃中,江蘇分別有217、273、256個(ge) 合作項目列入,其中江蘇牽頭項目分別有117個(ge) 、164個(ge) 和163個(ge) ,有力推動了三省一市深化合作。
項目在於(yu) 謀劃,更在於(yu) 推進。江蘇對照有關(guan) 工作安排和要求,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協同創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一體(ti) 化示範區建設等重點領域和區域,堅持實施和儲(chu) 備並重,每年係統梳理並製定實施江蘇的重點項目推進計劃,過去3年每年分別推進80個(ge) 、100個(ge) 、100個(ge) 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分別達1309億(yi) 元、1531億(yi) 元、1407億(yi) 元,有力支撐和保障了年度重點任務順利完成。
用好“工具箱”
滾動接續推進重大合作項目
“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儲(chu) 備一批”,江蘇按照滾動接續推進要求,科學建立項目調度機製,強化推進實施和要素保障,分類有序推進重大合作項目建設。
推進實施類型各異、數量眾(zhong) 多的項目,需要加強動態監測。近年來,江蘇持續強化列入國家項目庫的303個(ge) 重大項目和江蘇年度項目推進計劃實施情況的監測監管,建立健全重大項目事中事後動態管理機製,落實專(zhuan) 人負責每月調度項目信息,動態掌握項目推進情況,積極配合國家建設並上線運行重大戰略項目“掛圖作戰”調度協調推進係統,及時更新完善項目信息。
為(wei) 充分用好國家重大項目政策“工具箱”,江蘇及時梳理匯總項目推進中涉及用地、能耗、資金、環評等方麵的難點堵點問題,上報國家懇請協調支持。有力的要素保障顯現了有力的拉動效應。例如,2020年以來,溧陽市生態產(chan) 品交易市場項目等19個(ge) 項目共獲得7.21億(yi) 元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長三角專(zhuan) 項資金支持,拉動項目總投資141.73億(yi) 元;河海大學長蕩湖大學科技園(一期)等19個(ge) 項目獲準同意發行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規模共計192.88億(yi) 元,拉動項目總投資546.75億(yi) 元。
聚焦“高質量”
重大合作項目取得紮實成效
係統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江蘇近年來著力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品牌工程”、服務一體(ti) 化發展的“樣板工程”、區域合作的“示範工程”,重大合作項目的支撐帶動效應持續顯現。
區域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先行,這方麵好消息不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進展的長長清單上,有通蘇嘉甬鐵路、滬蘇嘉線、海太過江通道、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吳淞江整治工程 (江蘇段)等項目開工建設的喜訊,有張皋過江通道、長湖申線(蘇浙省界—京杭運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項目加快建設的好消息,寧淮鐵路先導段、寧宣杭高速公路江蘇段、連雲(yun) 港港30萬(wan) 噸級航道二期工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等項目更是基本建成。
數字長三角建設加快推進。江蘇累計建成5G基站18.3萬(wan) 座,總量居全國第二。全國首個(ge) 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無錫)獲批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起步區(吳江)建設正式啟動,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南京災備節點)建成上線,全省累計完成二級節點各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虛擬的互聯互通在加速,公共服務共享不斷拓展新界限。以正在加快構建的長三角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應急體(ti) 係為(wei) 例,四省市共同建設長三角區域利福平耐藥結核病協同防控中心,依托上海市肺科醫院建立長三角區域RR-TB遠程會(hui) 診平台,南京都市圈預約掛號平台接入蘇皖8市1區85家醫院,江蘇累計建成各種模式和性質的醫聯體(ti) 750個(ge) 、互聯網醫院145家。
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區域一起動手、共同發力。長三角四省市共同推進長江、太湖等跨界水體(ti) 綜合治理,完成長江保護年度重點治水工程500項,長江幹流江蘇段水質連續5年保持Ⅰ類。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9大類239項重點工程實施以來,太湖藍藻水華平均麵積、最大麵積同比下降10.3%、46.8%,連續15年實現安全度夏。同時,江蘇還完成淮河流域排汙口首輪排查,組織開展河湖生態緩衝(chong) 帶修複。
近年來,長三角跨域項目合作新意不斷。以加速構建高效便捷通勤圈為(wei) 目標,江蘇參與(yu) 共同規劃建設南京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ti) 係,南京至句容城際鐵路已經開通,寧淮城際、南京至馬鞍山城際鐵路正加快建設,都市圈能級不斷提升。此外,蘇皖城市結對合作幫扶也在有序推進,去年滁州、淮北、阜陽等城市承接江蘇結對城市產(chan) 業(ye) 轉移、直接投資或達成合作意向項目66個(ge) 、總投資規模超220億(yi) 元。(陳月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