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市場監管總局:力爭3年左右全麵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

發布時間:2022-01-17 09:58: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1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guan) 於(yu) 推進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管理 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依法依規推進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科學研判企業(ye) 違法失信的風險高低,根據監管對象信用風險等級和行業(ye) 特點,實施分級分類監管,針對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加強抽查檢查,實現監管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進精準監管、有效監管、智慧監管、公正監管,提升監管綜合效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在工作目標上,《意見》提出,到2022年底,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建立通用型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機製,對轄區內(nei) 全量企業(ye) 實施科學分類,實現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在“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工作中常態化運用。到2023年底,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實現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yu) 專(zhuan) 業(ye) 領域監管的有效結合,建立健全適用於(yu) 專(zhuan) 業(ye) 領域的企業(ye) 分級分類監管機製。力爭(zheng) 用3年左右的時間,市場監管係統全麵實施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有效實現企業(ye) 信用風險監測預警,努力做到對風險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

  《意見》要求,建立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ti) 係,全麵有效歸集企業(ye) 信用風險信息,統籌建設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係統,按照信用風險狀況對企業(ye) 實施自動分類。

  在強化分類結果運用,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方麵,《意見》提出,探索完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監管。對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等企業(ye) 要參考信用風險分類結果,探索實施更加科學有效監管,切實堵塞監管漏洞。根據企業(ye) 信用風險狀況動態調整監管政策和措施,對信用風險低和信用風險一般的企業(ye) ,給予一定時間的“觀察期”,探索推行觸發式監管,在嚴(yan) 守安全底線前提下,給予企業(ye) 充足的發展空間;對信用風險高的企業(ye) ,要有針對性地采取嚴(yan) 格監管措施,防止風險隱患演變為(wei) 區域性、行業(ye) 性突出問題。

  在加強監測預警,有效防範化解風險方麵,《意見》提出,加強企業(ye) 信用風險監測預警。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結合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積極推進企業(ye) 信用風險監測預警,在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係統中構建監測預警模塊。要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采取提醒、警示、約談、檢查等措施,依法處置企業(ye) 風險隱患。強化企業(ye) 信用風險綜合研判處置。要綜合分析企業(ye) 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科學研判區域性、行業(ye) 性整體(ti) 信用風險狀況,及早發現高風險區域和高風險行業(ye) ,采取定向抽查檢查、專(zhuan) 項檢查等措施防範化解風險。(班娟娟)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