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係統疾病與氣象有啥關係?一起來揭秘
流感病毒在冬季肆虐,過敏性鼻炎患者在春秋季苦不堪言,“會(hui) 呼吸的痛”成為(wei) 患有呼吸係統疾病的人最真切地感受……
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溫度、濕度、PM2.5 等環境氣象要素對呼吸係統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較大的影響。
那麽(me) ,這些呼吸係統疾病與(yu) 天氣之間有著怎樣的關(guan) 係?一起來揭秘!
熟悉又陌生的“朋友”——感冒
感冒是“小病”嗎?有人會(hui) 因感冒而送了性命?關(guan) 於(yu) “感冒”,你真的了解嗎?
“感冒”一詞的趣史
宋朝的“館閣”,是管理圖書(shu) 典籍、編修國史的“部門”。根據規定,館閣每晚要安排一名官員值夜班,以防圖書(shu) 被盜。值夜班是個(ge) 苦差事,官員們(men) 紛紛想法子開溜。
“腸胃不適”來得快去得快,成為(wei) 請假的最佳選擇。漸漸地,“腹肚不安”就成了官員們(men) 約定俗成的請假托詞。南宋時,館中一青年覺得“腹肚不安”有辱斯文,於(yu) 是發明創造了“感風”一詞, “感風簿”便成了新代稱。到了明清兩(liang) 代,官員們(men) 將 “感風簿”演變成了“感冒假”。清代以後,“感冒”成了醫學專(zhuan) 用名詞。
感冒家族大揭秘
感冒按照致病感染源可分為(wei) 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
細菌性感冒主要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它相對小眾(zhong) 而低調。
而病毒性感冒卻總是年年“怒刷存在感”,我們(men) 熟悉的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都歸於(yu) 此類。
如何區分細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
從(cong) 傳(chuan) 染性特點來看,病毒性感冒具有明顯的群發特點,短期內(nei) 多人發病,季節性明顯;細菌性感冒相對於(yu) 病毒性感冒傳(chuan) 染性不強,患病人群以散發性為(wei) 主。
從(cong) 症狀來看,病毒性感冒時鼻腔流涕症狀比咽部症狀明顯,主要症狀為(wei) 流鼻涕、輕咳、打噴嚏等,且發病較急;細菌性感冒主要表現為(wei) 咽喉紅腫、疼痛,流膿鼻涕等,全身不適症狀較重。
在臨(lin) 床上醫生往往通過血常規檢查來判斷二者。白細胞總數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都是細菌感染的重要特征。
呼吸係統疾病與(yu) 天氣、氣候變化的關(guan) 係
天氣形勢或大氣環境條件的波動變化會(hui) 對人體(ti) 健康產(chan) 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呼吸係統疾病是較為(wei) 常見的氣象敏感性疾病。
冬季流感暴發真的是因為(wei) 天冷麽(me) ?冬季室內(nei) 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人體(ti) 免疫反應的季節變化,以及包含濕度、溫度、太陽輻射等在內(nei) 的環境氣象因素,這些都被用來解釋該現象。
“凍不死”的流感病毒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研究顯示,流感病毒表麵包裹了一層脂類物質。冬季,隨著氣溫不斷降低,這層物質會(hui) 凝固變得堅硬,對病毒起到保護作用。這層物質在病毒進入人的呼吸道時會(hui) 融化,病毒便可以肆無忌憚地侵襲細胞。而在溫暖的環境中,病毒還沒來得及侵入呼吸道,防護層已融化為(wei) 液態,病毒隨即死亡。
“偏愛”低溫低濕的流感病毒
國內(nei) 外眾(zhong) 多研究表明,流感病毒經氣溶膠的傳(chuan) 播依賴適當的溫度和相對濕度。
有研究發現,流感傳(chuan) 播的最有效濕度為(wei) 20% ~ 35%,在80% 的相對濕度下,流感的傳(chuan) 播會(hui) 被完全終止。而病毒在20℃時的傳(chuan) 播效果不如在5℃時傳(chuan) 播效果,溫度一旦上升到30℃,傳(chuan) 播就基本被阻止了。
低濕度環境下的你,弱小又無助
流感病程是一場免疫係統與(yu) 病毒的“殊死搏鬥”。若免疫係統強大,病毒被清除,你將重新恢複強壯;若免疫係統不強大,弱小、可憐又無助的你就會(hui) 患流感。
而耶魯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空氣濕度是這場戰爭(zheng) 的關(guan) 鍵因素,低濕度會(hui) 損害機體(ti) 對於(yu) 流感病毒感染的防禦能力。
雖然研究人員強調濕度不是流感暴發的唯一因素,但在冬季,濕度是應該考慮的一個(ge) 重要因素。因此,在室內(nei) 使用加濕器來增加空氣中的濕度可能是減少流感症狀和加速恢複的潛在方式之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