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推動農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發布時間:2022-02-28 10:25: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劉俊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改革試驗研究室副主任)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抓好農(nong) 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實,這是中央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三農(nong) ”工作的曆史方位和戰略定位、準確把握農(nong) 村改革發展形勢任務基礎上作出的決(jue) 策部署,對解決(jue)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麵臨(lin) 的各種體(ti) 製機製性矛盾問題意義(yi) 重大。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係統謀劃、統籌部署,出台了一批頂層設計的農(nong) 村改革方案,實施了一批縱深突破的農(nong) 村改革試點。通過各方麵持續努力,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深入推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體(ti) 係加快構建,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初步建立,建立了一批成熟定型的法律製度,破解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許多難題和障礙,深化農(nong) 村改革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為(wei)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提供了製度和政策保障。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世界經濟複蘇脆弱,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的形勢錯綜複雜,必須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做好“三農(nong) ”工作。農(nong) 村改革過去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新階段做好“三農(nong) ”工作更要用好“改革”這一法寶。要加快推進農(nong) 村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抓好重點任務落實,強化改革集成配套,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提供持續動力。

  深化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新階段深化農(nong) 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nong) 民與(yu) 土地的關(guan) 係。當前重點是保持農(nong) 村土地承包關(guan) 係穩定並長久不變,抓緊抓實農(nong) 村土地二輪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工作,通過試點探索完善二輪延包的具體(ti) 辦法和配套製度,確保政策銜接平穩過渡。穩慎推進農(nong) 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探索落實宅基地集體(ti) 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nong) 戶資格權和農(nong) 民房屋財產(chan) 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nong) 民房屋使用權的實現路徑。規範開展房地一體(ti) 宅基地確權登記,健全宅基地管理製度,妥善化解曆史遺留問題。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麵,要探索完善依法取得的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權能,健全入市交易的市場規則和監管機製,穩妥有序推進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推動構建城鄉(xiang) 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深化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目前,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的階段性任務基本完成,絕大多數地區都建立了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要鞏固提升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成果,引導集體(ti) 經濟組織在搞好統一經營服務上、在盤活用好集體(ti) 資源資產(chan) 上、在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上多想辦法,探索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路徑。深化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構建現代林業(ye) 產(chan) 權製度,釋放林業(ye) 資源活力。

  強化改革係統集成。推進農(nong) 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實需要強化聯動集成,這是由“三農(nong) ”工作的複雜性和全局性所決(jue) 定的。新階段深化農(nong) 村改革的各項任務之間關(guan) 聯性很強,改革麵對的利益關(guan) 係也越來越複雜,對深層次利益關(guan) 係的觸動越來越直接,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要求也更高。要把加強改革係統集成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在“集成”上下功夫,加快推動土地製度、經營製度、產(chan) 權製度、支持保護製度、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等改革聯動、集成配套,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發揮改革整體(ti) 效應。

  積極穩妥推進。推進農(nong) 村改革必須切合農(nong) 村實際、符合農(nong) 民長遠利益,因地製宜探索有效的推進方式和實現路徑。尤其是農(nong) 村土地和農(nong) 民進城等涉及農(nong) 民基本權益、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事項,更要持審慎態度,必須看準了再改,保持曆史耐心。要將深化農(nong) 村改革與(yu) 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hui) 穩定結合起來。尊重基層和群眾(zhong) 創造,把選擇權交給農(nong) 民。堅持先立後破,條件成熟的先試點推進,不成熟的不要急於(yu) 去動。把農(nong) 民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wei) 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標準,守好改革底線。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