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保護黃河文化遺產提供法治保障

發布時間:2022-03-01 10:21: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鄭家良(中國政法大學)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chan) 的係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jia) 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事關(guan)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事關(guan) 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和中華文明永續發展。有效保護弘揚黃河文化遺產(chan) 、更好彰顯其時代價(jia) 值,要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完善相關(guan) 法律製度。

  明確保護對象和保護等級。黃河文化源遠流長,黃河流域積澱了豐(feng) 富多樣、異彩紛呈的文化遺產(chan) 資源。我們(men) 要深入研究黃河文化遺產(chan) 的內(nei) 涵和外延,為(wei) 明確黃河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範圍打好基礎。結合實踐需要,以法律規範對黃河文化遺產(chan) 作出凝練概括和合理劃分。深入開展文化遺產(chan) 調查,摸清黃河流域現有文化遺產(chan) 總量及分布,掌握文化遺產(chan) 開發、利用與(yu) 保護現狀,形成黃河文化遺產(chan) 台賬,為(wei) 完善相關(guan) 立法提供現實依據。在厘清黃河文化開發、利用、保護狀況的基礎上,形成並定期更新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目錄,明確不同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等級,進而在法律規範上加以明確。對於(yu) 綜合價(jia) 值巨大,或者麵臨(lin) 嚴(yan) 重破壞、亟須開展保護的文化遺產(chan) ,予以優(you) 先重點保護。對於(yu) 不同類型的文化遺產(chan) ,有針對性地開展保護。推動全社會(hui) 形成對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共識,形成強大保護合力。

  統籌文化保護與(yu) 環境保護。黃河文化遺產(chan) 是黃河文化的重要載體(ti) ,與(yu) 生態環境關(guan) 係密切。黃河文化遺產(chan) 的形成、保護和發展,其文化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和經濟價(jia) 值等都受到生態環境的深刻影響。這就需要統籌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在立法中將生態要素、文化要素、經濟要素等進行全麵考量。立足黃河流域自然條件,以自然稟賦為(wei) 基礎,製定詳細、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護規劃,明確流域內(nei) 各類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必要性與(yu) 可行性。對全流域文化資源與(yu) 生態要素進行通盤考慮,明確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目標、階段、措施,明確各類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積極因素和製約因素,依法保護、挖掘和利用體(ti) 現黃河文化特色的文化遺產(chan) 。運用法治手段加強黃河流域各區域協調合作,統籌保護體(ti) 製、機製、手段等,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把依法保護生態環境融入依法保護黃河文化遺產(chan) 工作中。

  營造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法治環境。黃河流域曆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星羅棋布、各具特色的文化遺產(chan) ,為(wei) 區域文化發展提供了優(you) 越條件,也為(wei) 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撐。推動將文化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優(you) 勢,有利於(yu) 增強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內(nei) 生動力。這就需要培育黃河文化發展的法治土壤,為(wei) 促進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政府部門可以發揮引導作用,為(wei) 文化遺產(chan) 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執法保障。可以出台相關(guan) 規範,支持引導企業(ye) 投入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發展,鼓勵社會(hui) 力量和公民積極參與(yu) 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依法保護企業(ye) 和公民相關(guan) 合法權益、穩定社會(hui) 預期,拓寬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資金來源。加強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形成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執法檢查機製,依法打擊盜掘、盜竊、非法交易文物等破壞黃河文化遺產(chan) 的犯罪行為(wei) ,營造強化黃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的法治環境,更好保護黃河流域的曆史文化。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