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基層人大代表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作者:潘鳳煥、唐麗(li) 華
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you) 越性,關(guan) 鍵在於(yu) 深深植根於(yu) 人民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要“使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成為(wei) 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ti) 現”。基層人大代表來源於(yu) 群眾(zhong) ,聽民聲、知民情、匯民意,最了解基層情況,更應該積極參與(yu) 到基層治理中去,為(wei) 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基層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ju) 產(chan) 生,在群眾(zhong) 中享有較高威望,一方麵可以把百姓的呼聲和訴求反映給黨(dang) 和政府,使黨(dang) 和政府的決(jue) 策更加符合民情民意,另一方麵又可以把黨(dang) 和政府的決(jue) 策部署及時傳(chuan) 達給百姓,為(wei) 百姓解疑釋惑,推動相關(guan) 決(jue) 策部署及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實現政策決(jue) 議與(yu) 百姓呼聲民意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發揮好來自人民紮根人民的優(you) 勢。人大代表,特別是基層人大代表,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聯係,他們(men) 能全麵、深入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願所盼,使黨(dang) 和政府的決(jue) 策部署更加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促進黨(dang) 和政府實現“廣采民意、集中民智、匯聚民力”以及“情為(wei) 民所謀、利為(wei) 民所謀”的施政目標,樹立起黨(dang) 和政府及政策的威信,營造良好的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為(wei) 全麵、充分、及時貫徹落實黨(dang) 和政府決(jue) 策部署提供了堅實基礎。我們(men) 要加強基層社會(hui) 治理,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充分發揮基層人大代表來自人民紮根人民的特點和優(you) 勢,既要積極傾(qing) 聽和反映群眾(zhong) 的意願呼聲,又要及時將黨(dang) 和國家的決(jue) 策部署傳(chuan) 遞到人民群眾(zhong) 中去,主動宣傳(chuan) 闡釋、帶頭貫徹落實黨(dang) 和國家的決(jue) 策部署,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黨(dang) 和政府聯係人民群眾(zhong) 中的橋梁紐帶作用。
拓展基層群眾(zhong) 參與(yu) 立法的深度和廣度。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提出建立基層立法聯係點製度以來,我國的基層立法點已經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這種立足基層人民群眾(zhong) 直接參與(yu) 國家立法的民主立法形式,極大拓展了基層群眾(zhong) 參與(yu) 國家立法的深度和廣度,豐(feng) 富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和內(nei) 涵。基層立法聯係點要更好發揮作用,基層人大代表作為(wei) 立法信息員的作用不可或缺。當前,我國許多地方都在探索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室”等平台,開展信息采集工作,打通立法征集意見的最後關(guan) 節。在此過程中,基層人大代表可以通過積極走訪,聽取和收集群眾(zhong) 意見,形成切實可行的建議、議案,引導和教育群眾(zhong) 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支持人民群眾(zhong) 通過基層治理平台依法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反映問題、維護權益。
履行好法律賦予的監督職責。人大監督是法定監督,而基層人大代表處在監督的第一線。基層人大代表應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督促有關(guan) 部門積極履行社會(hui) 治理責任,把在履行職責中聽取、收集的群眾(zhong) 意見和發現的問題迅速準確地反映給黨(dang) 和政府,再通過廣泛深入地聽取群眾(zhong) 意見,明晰監督重點,不斷強化監督力度。同時,基層人大代表還可以通過行使執法檢查和持證視察等法定權利,增強監督的針對性,緊扣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監督,采取評議、測評、質詢等監督手段,督促國家機關(guan) 及其工作人員為(wei) 民掌好權、用好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