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在自覺踐行新思想中培養時代新人

發布時間:2022-04-15 10:2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劉旺洪(南京審計大學校長、教授)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以下簡稱《決(jue) 議》),全麵總結了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提出:“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這一重大論斷,對於(yu) 我們(men) 深刻理解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核心要義(yi) 、精神實質、豐(feng) 富內(nei) 涵、實踐要求,進而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決(jue) 議》精神,做好培養(yang) 時代新人的工作有著重大意義(yi) 。

  把握時代特色教育引導青年,增強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政治自覺

  《決(jue) 議》用“十個(ge) 明確”係統概括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核心內(nei) 容,標明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馬克思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高校肩負著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要做好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的宣傳(chuan) 闡釋,用理論武裝學生,教育引導學生。在幫助青年學生理解和把握新思想的時代特色上下功夫。聚焦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主題,用新思想凝聚青年,讓青年了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曆史性成就,把握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曆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了解新思想使黨(dang) 的麵貌、國家的麵貌、人民的麵貌、軍(jun) 隊的麵貌煥然一新。立足管黨(dang) 治黨(dang) 、強黨(dang) 興(xing) 黨(dang) 的邏輯,用新思想引領青年,讓青年了解百年的曆史經驗,隻有堅持走自己的路,才能實現偉(wei) 大夢想、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建設偉(wei) 大工程、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洞悉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能夠成功、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秘訣,用新思想塑造青年,讓青年學生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自覺與(yu) 黨(dang) 和人民走在一起。

   把握理論特色教育引導青年,增強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思想自覺

  《決(jue) 議》從(co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曆史、理論和現實發展的結合上總結了黨(dang) 百年奮鬥的非凡曆程,彰顯了黨(dang) 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曆史。

  高校要高舉(ju) 馬克思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不動搖,做好研究教學,幫助青年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推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入腦入心。要在幫助青年學生理解和把握新思想的理論特色上下功夫。聚焦新思想的科學性,讓青年學生從(cong) 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行的高度理解把握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什麽(me) 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什麽(me) 好。聚焦新思想的人民性,讓青年學生堅信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新思想的開放性,讓青年學生堅持掌握馬克思主義(yi) 這一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並不斷增強對祖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自信和認同,始終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讓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從(cong) 而教育引導學生有信仰、跟黨(dang) 走,培養(yang)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

  把握實踐特色教育引導青年,增強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行動自覺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麽(me) 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等重大時代課題,為(wei) 解決(jue) 人類重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立德樹人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幫助青年學生理解和把握新思想的實踐特色上下功夫。著眼用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組織師生、凝聚師生、服務師生,用鮮活實踐鑄魂育人,引導師生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勇挑重擔。抓牢輿論引導工作的主動權,在關(guan) 鍵處、要害處下功夫。注重發現樹立、宣傳(chuan) 推廣師生身邊典型人物、典型事跡,內(nei) 聚人心、外樹形象,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wei) ,不斷提高輿論傳(chuan) 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大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大學文化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培養(yang) 源源不斷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