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辦實事要有經濟思維
作者:李廣春(江蘇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動員大會(hui) 上強調,既要立足眼前、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具體(ti) 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完善解決(jue) 民生問題的體(ti) 製機製,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為(wei) 全黨(dang) 同誌踐行初心使命,密切幹群關(guan) 係,提供了遵循。
需要看到,切實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要在製度保障上下功夫。實現體(ti) 製順、機製活,就必須順應發展規律,像抓經濟發展那樣辦民生實事。要深刻認識到,為(wei) 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績,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是最大的本事。
把實事辦好需要有經濟思維,這樣有助於(yu) 我們(men) 科學決(jue) 策、精準施策,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zhong) 心坎上。當前,做好民生領域的各項事務,不僅(jin) 需要對投入多少有科學研究和精準把握,而且需對投入的方向有科學研究和精準把握。簡言之,我們(men) 要把實事辦好辦實,就必須在投入的方向、數量、速度和效益上用經濟思維去考量、去分析,善於(yu) 使用經濟手段去推進相關(guan) 工作。
辦實事的投入方向要突出問計於(yu) 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們(men) 國家奮進的力量。當前,民生訴求多元,政府財力有限,把寶貴的資源投入到辦實事上,需要聽群眾(zhong) 的意見。凡事要從(cong) 群眾(zhong) 需要出發,既要邁開雙腿到群眾(zhong) 中去察民情、聽民意,又要借助網絡等各類渠道收集蘊藏在群眾(zhong) 中的“金點子”,在各種建議和訴求中尋找最大公約數,統籌經濟與(yu) 社會(hui) ,平衡個(ge) 體(ti) 與(yu) 全體(ti) ,協調當前與(yu) 長遠,權衡現實與(yu) 可能。既下決(jue) 心補短板、強弱項,逐步處理好民生領域“有沒有”的問題,又循序漸進提檔升級,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好不好”的追求。係統謀劃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社會(hui) 救助、城鄉(xiang) 交通、義(yi) 務教育、環境保護等方麵工作,使辦實事的資源投向更符合實際需要、更解決(jue) 重點問題、更體(ti) 現大多數群眾(zhong) 願望,朝著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標進發,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辦實事的投入數量要注重“量入為(wei) 出”。用好經濟思維,還需打好“鐵算盤”,算好“收支賬”,使民生領域補短板、強弱項的進度與(yu) 財政可持續發展的程度相匹配。不做表麵文章,多做雪中送炭的民生實事;不做寅吃卯糧的“透支賬”,多做細水長流的“盈餘(yu) 賬”。始終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為(wei) 辦實事的安全底線,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wei) 辦實事的基本準則,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最需要辦的民生實事上。對一次性投入的項目,要充分考慮後期運行維護的成本,謹防辦的時候紅紅火火、管的時候稀稀鬆鬆、用的時候殘缺不全,造成資源浪費和閑置。對需要長期投入的項目,要防止虎頭蛇尾,避免形成風險、造成發展隱患。
辦實事的投入速度要分輕重緩急。辦實事是一個(ge) 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根據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總體(ti) 布局,結合民意訴求來整體(ti) 把握。特別是要把握好投入的速度和節奏,注重資金調度,把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具體(ti) 問題放在重要位置,保證投入,同時也要著眼長遠,在完善解決(jue) 民生問題的體(ti) 製機製上下功夫。對定下來的事,隻要資金籌措得到保障,就要爭(zheng) 分奪秒加快實施,使項目早投入、快開工、早見效,以辦實事的成效取信於(yu) 民。對投資周期較長的項目,要精於(yu) 謀劃、巧於(yu) 調度,最大限度發揮資金作用,降低投入成本,控製總體(ti) 成本,使財政資金在民生實事上發揮出最大效益。對一時不具備解決(jue) 條件但群眾(zhong) 又急需的民生實事項目,需充分發揮社會(hui) 力量,鼓勵社會(hui) 資本進入民生建設領域,用政府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保證民生項目實施。
辦實事的投資效益要關(guan) 注綜合效應。辦實事不是“做盆景”,不能隻選那些容易出形象、短期出政績的工程和項目,而是要堅持係統觀念,突出長遠布局,鼓勵融合發展,做到綜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堅持改革創新,打破行政、行業(ye) 條塊壁壘,強化政府主導,規劃引領,多元投入,避免功能單一,力求一專(zhuan) 多能,實現溢出效應。要堅持超前謀劃,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未來需要,預留部分功能,對一時不具備條件的項目,做到富規劃、精施工,待條件成熟時適時添加預留功能,免得留下“後遺症”、形成“大窟窿”,務必使民生實事越辦越好。
辦實事既需要熱心腸,也需要活腦筋。用經濟思維推進民生實事,用經濟手段辦成民生實事,用經濟效益標準檢驗民生實事,需要廣大黨(dang) 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大興(xing) 求真務實之風,答好“實事辦實”這張新考卷,在辦實事中施展聰明才智、體(ti) 現為(wei) 民情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