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係 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之基
作者:劉建麗(l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先軍(jun)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4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十一次會(hui) 議,研究全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的要求。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堅實基礎和重要支撐,對於(yu) 推動新時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助推共同富裕和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為(wei) 此,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過程中,要牢牢把握安全保障、經濟引領和服務民生的基本原則,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夯實基礎。
一、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的重要意義(yi)
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對於(yu) 推動新時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助推共同富裕和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yi) 。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是推動新時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為(wei) 應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需要進一步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索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基礎設施建設是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產(chan) 業(ye) ,科學統籌、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jin) 可以起到拉動內(nei) 需、牽引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發展、培育孵化新產(chan) 業(ye) 的重要作用,還能夠發揮平抑經濟波動的經濟增長“壓艙石”功能。同時,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既需要補足傳(chuan) 統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推動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更新升級,也需要通過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構築未來競爭(zheng) 優(you) 勢,從(cong) 而給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帶來新動力和新機遇。因此,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you) 化、綠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是推動新時代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是實現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目標的重要條件。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也應當看到,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也存在城鄉(xiang) 差距、區域差距等現實問題。以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為(wei) 契機,可以進一步補足鄉(xiang) 村地區、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為(wei) 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進而實現共同富裕夯實基礎;也可進一步補齊城市在“隱形”基礎設施和生活基礎設施的投入不足,為(wei) 高質量城鎮化提供支撐,例如不少城市仍麵臨(lin) 防洪排澇、汙水和垃圾收集處理、防災減災、公共衛生應急設施的老化和不足問題,亟需進行補充、改造、升級;還可以通過建設智能化基礎設施例如智能健身步道、智能車道等滿足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增長的多元化、個(ge) 性化、高質量的美好生活需求。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是保障大變局下國家安全的重要依托。當今世界正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技術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持續加速,國際環境不確定性正在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被置於(yu) 各國國家戰略的優(you) 先位置。事實上,我國在能源、糧食、高科技等領域仍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基礎設施是產(chan) 業(ye) 大數據的載體(ti) 和基礎,進一步完善能源基礎設施、水利基礎設施、科技基礎設施等,對於(yu) 支撐現代能源體(ti) 係、現代水利體(ti) 係、現代科技體(ti) 係等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現實意義(yi) ,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找準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的優(you) 先著力點
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需要在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創新體(ti) 製機製,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創新開發運營模式,提高技術自主可控力,切實做到集約高效、以民為(wei) 本。當前,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需科學謀劃,統籌發展與(yu) 安全,找準優(you) 先發力著力點。
夯實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的民生保障托底工程。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中,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真正落實其民生保障功能。一是進一步補齊和有序更新交通、衛生、醫療、保育等基礎設施,為(wei) 民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提供更加便利、更有保障、更高質量、更有預期的條件,切實提高民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二是進一步加大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是強化水利、交通、醫療、環保生態、寬帶網絡等方麵的投資,為(wei) 農(nong) 民創造更完善的生產(chan) 條件和更美好的生活環境。三是持續升級城市基礎設施,在進一步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的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加強公共衛生應急設施建設,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的“軟實力”,真正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築牢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的安全保障底盤。要切實關(guan) 注重大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功能,夯實大變局下的基本盤。一是進一步強化防災減災、公共衛生應急設施建設,提升應對不斷多發的自然災害和疫情衝(chong) 擊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二是進一步強化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建設以保障糧食安全,重點是完善農(nong) 田水利設施、生產(chan) 設施、交通設施等,穩定種植養(yang) 殖水平,切實保障口糧安全。三是進一步完善能源基礎設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多能互補、高度韌性的能源體(ti) 係,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四是進一步加強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等建設,高度重視數據安全基礎設施建設,超前布局麵向未來的科技研發設施,強化基礎研究設施投入,助力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提升基礎設施技術自主安全可控水平。
強化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的數字經濟引領功能。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要做到適度超前、綠色智能,充分發揮其對數字經濟的引領功能。一是以數字社會(hui) 建設和統一大市場建設為(wei) 契機,加快推進互聯互通的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數字政府等的建設,構建數字社會(hui) 和數字治理基本網絡架構。二是麵向智能製造,加快推進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工業(ye) 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進一步加大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超高速信息傳(chuan) 輸和通訊網絡基礎設施、大數據和雲(yun) 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共性技術平台建設,支撐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活力的迸發,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三是加大傳(chuan) 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和改造,助推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為(wei) 企業(ye) 提升競爭(zheng) 力和效益注入數字化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