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脫貧攻堅精神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

發布時間:2022-05-18 10:41:00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作者:張洪昌(貴州財經大學副教授、貴州綠色發展戰略高端智庫研究員);張再傑(貴州財經大學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組織開展了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2021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麵勝利,創造了彪炳史冊(ce) 的人間奇跡。“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ya) 於(yu) 脫貧攻堅,必須大力弘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的重中之重,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引領工程為(wei) 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統攬“三農(nong) ”工作全局,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好局、起好步,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上下同心、盡銳出戰,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廣泛組織動員,凝聚強大合力,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新局注入力量源泉。

  一方麵,要堅持“五級書(shu) 記”抓振興(xing) ,夯實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黨(dang) 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全麵領導,嚴(yan) 格落實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書(shu) 記”抓振興(xing) ,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執行有力的領導機製,將責任層層壓實,打通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責任落實的“最後一公裏”。全麵落實黨(dang) 政一把手負責製,加強行業(ye) 部門聯動抓振興(xing) ,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協調配合的工作機製,確保各個(ge) “鏈條”都轉動起來,高效運作、強力推進。

  另一方麵,要堅持盡銳出戰,廣泛組織動員。聚集社會(hui) 力量,充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組織動員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構建全社會(hui) 積極參與(yu) 、更加健全完善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格局。健全鄉(xiang) 村隊伍體(ti) 係,鍛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作風上過得硬、工作上有方法、群眾(zhong) 信得過的幹部隊伍。持續選派鄉(xiang) 村振興(xing) 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幹部,優(you) 化調整下沉幹部幫扶力量。抓住“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曆史機遇,開展多層次東(dong) 西部協作。建立東(dong) 部幫扶城市精準對接機製,拓展東(dong) 西部協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深化中央、省級單位定點幫扶,繼續實施國有企業(ye) 對口幫扶行動、鼓勵民營企業(ye) 結對幫扶。加強產(chan) 業(ye) 合作、勞務對接、人才交流、智力幫扶、消費幫扶,鞏固拓展黨(dang) 政齊抓共管、社會(hui) 齊幫共扶、群眾(zhong) 自力更生的體(ti) 製機製,匯聚全社會(hui) 資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麵。

  精準務實、開拓創新,堅持精準方略,深化體(ti) 製改革,創新工作機製,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新局提供方法保障。

  一方麵,要加強精準監測,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監測與(yu) 動態幫扶機製。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製,開展分級預警、動態監測。建立防止返貧大數據監測平台,加強相關(guan) 數據共享和對接,發揮好部門預警監測作用。堅持預防性措施和事後幫扶相結合,精準分析返貧致貧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做到事前監測預警、事中妥善處置、事後跟蹤問效。

  另一方麵,要準確把握有效銜接,精準務實聚焦重點區域和關(guan) 鍵領域。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階段性曆史任務,做好領導體(ti) 製、工作體(ti) 係、發展規劃、政策舉(ju) 措、考核機製等有效銜接。全麵分類分級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進引領示範建設,打造高標準、高起點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樣板。用足用好現有銜接政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持夯實基礎與(yu) 重點推進相結合。集中打造一批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村,做好特殊困難村的重點幫扶工作。集中精力強化發展弱項,鞏固“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續改善鄉(xiang) 村基礎建設和公共設施配套條件。以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為(wei) 重點,推動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的精細化、特色化和規模化發展,提升現代特色高效農(nong) 業(ye) 現代化水平。

  攻堅克難、不負人民,自覺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激發堅韌鬥誌,厚植為(wei) 民情懷,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新局樹立價(jia) 值宗旨。

  一方麵,要弘揚敢於(yu) 擔當、不懈奮鬥、攻堅克難的精神。各級黨(dang) 政一把手和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書(shu) 記要堅決(jue) 扛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以“頂在前麵,幹在難處”的勇氣和擔當,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傾(qing) 力奉獻、苦幹實幹,帶領幹部群眾(zhong) 補短板、強基礎。堅持目標導向,建立問題清單,認真對標對表,找準差距短板,全麵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要始終以昂揚的鬥誌,認認真真吃透政策,紮紮實實啃下“硬骨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ye) ,補齊民生領域短板。

  另一方麵,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推動高質量發展與(yu) 創造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在注重經濟總量、經濟增速、經濟結構的同時,更多地顧及到促進社會(hui) 公平、推動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進鄉(xiang) 村高質量振興(xing) 中認真聽取群眾(zhong) 意見,主動回應群眾(zhong) 訴求,下決(jue) 心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建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績考核機製,采取上下結合的方式方法,把上級主管部門評價(jia) 與(yu) 農(nong) 民群眾(zhong) 評價(jia) 統一起來進行全麵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wei) 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

  此外,還要在脫貧攻堅精神的引領下,進一步激發鄉(xiang) 村內(nei) 生動力,全麵夯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提升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實效。一是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深入挖掘優(you) 秀傳(chuan) 統農(nong) 耕文化內(nei) 涵,大力培育鄉(xiang) 土文化人才,持續開展移風易俗行動,豐(feng) 富農(nong) 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二是以黨(dang) 組織為(wei) 統領,大力培育村民自治組織,不斷壯大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加快發展各類社會(hui) 組織,構建“四位一體(ti) ”基層組織格局,提升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加強農(nong) 戶技能培訓,加大教育幫扶投入,持續阻斷貧困代際轉移。四是健全利益聯結機製,尊重人民群眾(zhong) 主體(ti) 地位和首創精神,提升群眾(zhong) 參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和鄉(xiang) 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農(nong) 民群眾(zhong) 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參與(yu) 者、建設者和最大受益者。

  【本文係貴州省哲學社會(hui) 科學規劃課題(編號:21GZQN15)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