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三重路徑

發布時間:2022-05-18 10:43:00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作者:張曉磊(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研究員,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隨著脫貧攻堅任務的如期完成,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就“三農(nong) ”工作進行了新的戰略謀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ti) 係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ti) 製機製。由此,必須充分認識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重要性、緊迫性,統籌安排、強力推進,朝著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具體(ti) 來看,促進二者有效銜接,需要探索“產(chan) 業(ye) ——機製——政策”三位一體(ti) 的實踐路徑。

  一、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產(chan) 業(ye) 支撐

  產(chan) 業(ye) 扶貧,是促進貧困戶實現增收的重要方式,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意義(yi) 重大。然而,當前我國很多地區扶貧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主要是技術含量較低的特色種養(yang) 產(chan) 業(ye) 和勞動密集型非農(nong) 產(chan) 業(ye) ,且存在農(nong) 民主體(ti) 缺失、內(nei) 生動力不足、可持續性差等問題。因此,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促進多元產(chan) 業(ye) 發展,是有效銜接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

  第一,在產(chan) 業(ye) 選擇上,要以實現農(nong) 民的長期穩定增收為(wei) 目的。構建可持續的農(nong) 民增收長效機製,不能主要依靠外在的城市產(chan) 業(ye) 支撐,而是要擁有堅實的當地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因此,要立足於(yu) 各地鄉(xiang) 村獨特的資源稟賦,發展能夠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具有比較優(you) 勢的特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提高市場競爭(zheng) 力。同時,要以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為(wei) 依據,主動適應消費結構升級,注重提升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層次。

  第二,在產(chan) 業(ye) 設計上,要以推進鄉(xia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為(wei) 核心。要注重挖掘農(nong) 業(ye) 的生產(chan) 價(jia) 值、生態價(jia) 值、景觀價(jia) 值和文化價(jia) 值等,促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延伸,推動鄉(xia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就縱向延伸而言,要充分發揮農(nong) 業(ye) 的生產(chan) 功能,著重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提升產(chan) 品的綜合效益;就橫向融合而言,要拓展農(nong) 業(ye) 的多維功能,重點推進農(nong) 業(ye) 與(yu) 休閑旅遊、文化體(ti) 育等產(chan) 業(ye) 的深度融合。

  第三,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上,要以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為(wei) 方向。培育和壯大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龍頭企業(ye) 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是實現小農(nong) 戶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紐帶。要通過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帶動,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升農(nong) 民的組織化程度。同時,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產(chan) 業(ye) 特點,構建有利於(yu) 農(nong) 戶長期增收和能力提高的利益聯結機製。

  二、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實現機製

  要全麵總結脫貧攻堅的成功經驗,充分借鑒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體(ti) 製機製,根據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係統性、長期性、融合性等特征,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過程中逐步探索新的體(ti) 製機製。

  第一,建立堅強有力的領導機製。在脫貧攻堅的實踐中,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嚴(yan) 格執行黨(dang) 政一把手負責製,形成了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書(shu) 記一起抓的工作格局。與(yu) 脫貧攻堅相比,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覆蓋麵更廣、持續時間更長、涉及領域更多,是一項更富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的工作。因此,要沿用脫貧攻堅實踐中形成的領導機製,為(wei) 順利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第二,構建權責明確的責任機製。推進脫貧攻堅,我們(men) 形成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製,構建了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ti) 係。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也需要借鑒脫貧攻堅的經驗,層層壓緊壓實責任,進一步明晰各級政府的“權責利”,根據權責利相稱的原則,將更多權力和資源下放至各行政村。

  第三,形成多元主體(ti) 參與(yu) 的動員機製。在脫貧攻堅期間,各地向貧困村派駐了“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工作隊”,在實現脫貧的同時促進了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的完善和創新,為(wei)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治理有效”的目標提供了優(you) 質參考。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可以借鑒“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工作隊”的模式,但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的駐村方式、駐村時間和駐村要求等。與(yu) 此同時,脫貧攻堅過程中形成的全社會(hui) 廣泛參與(yu) 的扶貧格局,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也有一定的參考價(jia) 值。

  第四,落實係統全麵的監督考評機製。為(wei) 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央製定了嚴(yan) 格的監督考評機製:一是監督考評的對象範圍覆蓋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戶;二是監督考評的過程引入第三方評估,增強考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三是將脫貧攻堅考核結果與(yu) 基層幹部的選拔掛鉤。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時,要充分發揮監督考評的激勵作用,但也要對考評範圍、考評方式、考評內(nei) 容進行相應調整。

  三、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政策保障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按照脫貧攻堅“五個(ge) 一批”的總體(ti) 要求,出台了一係列涉及產(chan) 業(ye) 、就業(ye) 、易地搬遷、生態、健康、教育和綜合保障等領域的政策措施,對打贏脫貧攻堅戰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與(yu) 脫貧攻堅“五個(ge) 一批”總體(ti) 要求存在一定的契合度,但內(nei) 涵更廣、標準更高、覆蓋更多。實現二者的統籌銜接,需要在“保持現有政策總體(ti) 穩定”的基礎上,按照“退出、延續、轉化”的分類方式,做好政策統籌。

  第一,建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政策體(ti) 係。一方麵,建立現行脫貧攻堅政策的適時延續機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貧困縣摘帽後,脫貧攻堅主要政策要繼續執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貧困縣的摘帽,意味著絕對貧困的消除,意味著“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的基本問題得到解決(jue) ,但產(chan) 業(ye) 短板、基礎設施短板和精神短板等致貧根源還沒有從(cong) 根本上克服。為(wei) 避免政策退出後脫貧成果的快速滑坡,要將現行政策作適當延續,為(wei) 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的發展留足緩衝(chong) 期。另一方麵,基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出台的政策措施,要有利於(yu)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研究和製定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項政策時,要充分考慮防止返貧的相關(guan) 要求,以構建長效脫貧機製為(wei) 政策目標。同時,相關(guan) 政策要體(ti) 現對貧困邊緣村、邊緣戶的傾(qing) 斜。

  第二,研究製定相對貧困的治理政策。解決(jue) 好貧困問題,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前提和基礎。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後,有必要及早謀劃提早部署,研究製定相對貧困的治理政策。從(cong) 政策對象的維度來看,要處理好特惠性政策與(yu) 普惠性政策的關(guan) 係。脫貧攻堅主要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地區,致力於(yu) 消除絕對貧困,屬於(yu) 特惠性政策。在相對貧困治理的過程中,既需要繼續出台特惠性政策幫扶相對貧困人口,也需要製定係統性、普惠性的社會(hui) 政策抑製貧困再生。

  第三,研究製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專(zhuan) 項政策。要根據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持續時間長、目標定位高、聚焦對象廣的特點,製定有別於(yu) 脫貧攻堅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項政策。鄉(xiang) 村振興(xing) 麵向長期目標,製定和出台政策時要更具長期性和全局性,實現可持續的政策供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強調農(nong) 民主體(ti) 性,相關(guan) 政策要以增強自立能力為(wei) 導向,增強鄉(xiang) 村的內(nei) 生發展動力。要結合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兩(liang) 步走”目標,梯次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逐步提高政策標準,適度擴大政策供給範圍。

  【本文係四川省社會(hui) 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新時代四川鄉(xiang) 村‘三治’協同推進研究”( SC21C027) 、四川省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課題“四川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下邊緣易致貧群體(ti) 獲得感提升研究”(xy2021004)階段性成果。】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