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場舉辦“發呆大賽”引關注 但可能並沒有在發呆
央廣網北京5月2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日,浙江舟山一商場舉(ju) 辦了一場發呆大賽,要求參賽者4個(ge) 小時不能動,不能睡著,可以閉眼睛,但每15分鍾要睜開一次。
這種活動不算新鮮,有人覺得好玩,也有人認為(wei) 無聊。
但是,大家發呆的時候,到底是在做什麽(me) ?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等機構在2016年曾發起“中國健康知識傳(chuan) 播激勵計劃(樂(le) 享健康生活)”項目,當中建議“市民每天給自己留5分鍾發呆時間”。
看起來挺浪費時間的發呆,為(wei) 何還建議為(wei) 它留出5分鍾?發呆對我們(men) 有什麽(me) 影響?
你會(hui) 發呆嗎?
在發呆大賽中,選手看起來什麽(me) 都沒做,但實際上一直都在努力做著“比賽”這件事。所以,從(cong) 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並不是真正的發呆。
北京大學心理與(yu) 認知科學學院教授蘇彥捷介紹,心理學中說的“發呆”指脫離現在主任務的狀態:“有好多詞很相似,比如走神、心智遊移、做白日夢、任務無關(guan) 思維等。它是指和現在做的事無關(guan) ,可能離線了的思維狀態。”
像冥想這類活動也和發呆不一樣,因為(wei) ,冥想本身就是主任務。
長時間呆著不動,不是發呆。
冥想,也不算發呆。
突然把自己“整不會(hui) ”了,原來我們(men) 不是經常發呆、走神,很擅長的嗎……
發呆的時候大腦在幹嗎?
發呆、走神是如何發生的?
蘇彥捷介紹,如果我們(men) 很熟悉主任務,它不用特別多地占用我們(men) 的資源,或我們(men) 控製力較弱時,發呆容易發生。此外,很多其他因素也會(hui) 產(chan) 生影響。“我們(men) 最近完成的一個(ge) 研究發現,小學生如果沒睡好就可能容易出現走神現象”,蘇彥捷說。
發呆、走神狀態,表麵看起來是風平浪靜,但頭腦裏卻在刮著風暴。
當我們(men) 在進行看東(dong) 西、聽信息等活動時,大腦相應腦區會(hui) 有很多活動。目前,有研究發現,人在走神的時候,大腦不是完全沒有活動的,通常大腦中的默認網絡有一些活動就會(hui) 比較顯著。
發呆,它什麽(me) 也沒有做嗎?
發呆、走神表麵看起來是“一事無成”,可實際上,搞破壞、搞創造,它都能做。
通常,走神、發呆會(hui) 產(chan) 生阻礙作用。從(cong) 定義(yi) 上來看,發呆、走神是離開了當前任務的狀態。所以,我們(men) 如果總是離開當前任務,就會(hui) 影響正在做的事情。蘇彥捷舉(ju) 例稱:“如果正在駕駛或開機床,走神將會(hui) 帶來危險。”
不過,在主任務上搞了破壞的發呆、走神,卻沒準恰恰能帶我們(men) 衝(chong) 破思維的禁錮。
蘇彥捷介紹:“就像我們(men) 說在從(cong) 事創造、創新活動時,去幹點別的,可能會(hui) 突然想出此前一直想不出的內(nei) 容。離開了當前的任務,可能會(hui) 有走出限製、僵化、約束的好處,可能會(hui) 對創造性思維有一些幫助。”
幾年前,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等機構曾發起一項有關(guan) 健康生活的項目,當中建議“市民每天給自己留5分鍾發呆時間”。
對此,蘇彥捷表示,具體(ti) 時間沒那麽(me) 重要,主要是起到調節作用:“腦如果總是繃緊狀態,更容易出現無意的走神。而有意的走神或者發呆會(hui) 讓大腦張弛有度,能夠讓我們(men) 在真正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提高效率。”
監製:郭靜
記者:劉飛 鶴佳
編輯:楊揚 馬露絲(s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