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聯手 決不讓減稅降費“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
決(jue) 不讓減稅降費“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
六部門聯手織密嚴(yan) 打騙取留抵退稅法治之網
核心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1日至5月16日全國查處涉嫌騙取留抵退稅企業(ye) 2880戶,已公開曝光留抵騙稅案件118起,釋放了“騙稅必嚴(yan) 打”“違法必嚴(yan) 懲”,堅決(jue) 不讓減稅降費“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的強烈信號。
□ 本報記者 蔡岩紅
5月21日6起、22日7起、23日10起……記者注意到,從(cong) 今年4月起,在國家稅務總局官網“稅案通報”一欄,幾乎每天都有各地稅務部門查處騙取留抵退稅案件的通報更新。
今年以來,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稅務部門堅持落實“精細服務、直達快享、狠打騙退、嚴(yan) 查內(nei) 錯、持續宣傳(chuan) 、快準穩好”的工作要求,采取一係列有效措施,全力確保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特別是大規模留抵退稅落實落細。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guan) 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六部門)近日下發通知,決(jue) 定把打擊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行為(wei) 作為(wei) 2022年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的重點,集中力量開展聯合打擊,織密築牢嚴(yan) 打騙取留抵退稅法治之網。
提速增效及時退稅
近日,廣州蒼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會(hui) 計梁雯敏在稅務幹部的視頻連線輔導下,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了存量留抵退稅申請。“由於(yu) 疫情,我居家辦公,為(wei) 了確保公司順利辦理留抵退稅,稅務人員直接通過視頻輔導我操作、提交申請,如今退稅款已經到賬!”梁雯敏在辦理完退稅業(ye) 務後讚不絕口,“疫情衝(chong) 擊導致我們(men) 小微企業(ye) 購銷鏈條受阻、現金流緊張,國家接連送出‘六稅兩(liang) 費’減免和增值稅、所得稅優(you) 惠、留抵退稅等大禮包,‘真金白銀’的稅收紅利直達手中,緩解了企業(ye) 資金的燃眉之急。我們(men) 對渡過疫情難關(guan) 和重回發展正軌更有信心。”
實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出台以來,廣州市越秀區稅務局以“清單式+閉環式”加強政策落實全鏈條跟蹤管理,三級聯動推動問題就近、從(cong) 速解決(jue) ;“提前跑+加速跑”確保退稅“再加速”,主動對接重點企業(ye) 開展“一對一”精準輔導,開通綠色退稅通道,提速完成審批流程並開具稅收退還書(shu) ,將國家稅費優(you) 惠“大禮包”送到納稅人繳費人手中。
據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今年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國稅務係統先後12次迭代升級信息係統,強化電子稅務局“非接觸式”應用,“線上+線下”提速增效確保退稅。各省、市、縣稅務局深入開展“一把手走流程”,對納稅人訴求立即回應,發現問題立行立改,確保政策落實“最後一公裏”高效暢通、直達快享。
在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方麵,今年已為(wei) 企業(ye) 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超過1.6萬(wan) 億(yi) 元,具體(ti) 包括:4月1日至5月16日,共有9796億(yi) 元留抵退稅款退到企業(ye) 賬戶,再加上一季度繼續實施此前已出台的留抵退稅老政策1233億(yi) 元,今年共有11029億(yi) 元退稅款退到了納稅人賬戶;一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1980億(yi) 元;今年以來繼續實施的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緩繳稅費3778億(yi) 元。“這些政策紅利為(wei) 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及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解難、提振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王道樹說。
為(wei) 進一步落實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稅務總局近日又更新發布了《“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稅費優(you) 惠政策指引》《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稅費優(you) 惠政策指引》《軟件企業(ye) 和集成電路企業(ye) 稅費優(you) 惠政策指引》《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稅費優(you) 惠政策指引》4個(ge) 稅費優(you) 惠政策指引,共涉及289項稅費優(you) 惠政策措施,方便納稅人繳費人盡知政策盡享紅利。
嚴(yan) 打騙退稅違法行為(wei)
稅務總局近日通報,深圳市稅務稽查部門根據稅收大數據分析線索,聯合公安、人民銀行等部門依法查處一起跨省市團夥(huo) 式騙取留抵退稅案。經查,該犯罪團夥(huo) 控製多家空殼企業(ye) ,涉嫌通過取得虛開發票、虛增進項形成留抵稅額8800餘(yu) 萬(wan) 元,並勾結黑中介,騙取留抵退稅2000餘(yu) 萬(wan) 元,其餘(yu) 留抵稅額6800餘(yu) 萬(wan) 元被成功阻斷。目前,公安機關(guan) 已抓獲部分犯罪嫌疑人。記者梳理發現,此案是今年5月以來,稅務部門通報查處騙取留抵退稅額最大的一起。
稅務總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1日至5月16日全國查處涉嫌騙取留抵退稅企業(ye) 2880戶,已公開曝光留抵騙稅案件118起,釋放了“騙稅必嚴(yan) 打”“違法必嚴(yan) 懲”,堅決(jue) 不讓減稅降費“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的強烈信號。
“對於(yu) 不符合條件隻為(wei) 騙取稅費優(you) 惠進行‘假申報’的企業(ye) ,稅務部門一貫的態度是依法嚴(yan) 厲打擊,這是十分必要的。從(cong) 近期稅務部門密集曝光騙取退稅案件來看,稅務部門采取‘技防+人防’的方式,依托稅收大數據,將風險防控嵌入留抵退稅辦理全流程,有效確保了疑點發現快、風險防得住、管理跟得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hui) 財稅法學研究會(hui) 會(hui) 長劉劍文認為(wei) ,隻有對那些騙取稅費優(you) 惠的不法分子狠打嚴(yan) 懲,才能確保符合條件的守法納稅人快享盡享稅費紅利。
“對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行為(wei) 零容忍,露頭就打、打早打小、打準打狠。”已成為(wei) 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guan) 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共識。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六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通知,決(jue) 定把打擊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行為(wei) 作為(wei) 2022年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的重點,集中力量開展聯合打擊。六部門將聯合選取騙取留抵退稅重點案源,開展聯合查處。各地根據工作需要和具體(ti) 案件情況,采取聯合執法、共同辦案等方式組織開展案件查處工作,聯合調查取證,積極推動涉稅違法犯罪及相關(guan) 犯罪活動的聯合檢查調查。
此前,六部門還在北京召開聯合打擊騙取增值稅留抵退稅工作推進會(hui) 。強調要充分認識嚴(yan) 厲打擊騙取留抵退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充分認識騙取留抵退稅鏈條更短,嚴(yan) 查重處愈早愈好,進一步提升打擊的時效性,早發現、早阻斷、早打擊。充分認識留抵退稅政策提速,嚴(yan) 打騙退刻不容緩。充分認識強烈震懾尚待鞏固,嚴(yan) 厲打擊勢在必行。當前打擊騙稅形勢依然嚴(yan) 峻,需要六部門更加務實協作,發揮各自優(you) 勢,形成打擊合力,進一步織密築牢嚴(yan) 打騙取留抵退稅的法治之網。
對失職失責行為(wei) 零容忍
近日,廈門市稅務局紀檢機構在對落實留抵退稅政策問題線索開展“一案雙查”時發現,該市某區稅務局黨(dang) 委委員、副局長陳某某涉嫌與(yu) 某公司負責人內(nei) 外勾結,為(wei) 該公司違規獲取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提供便利,並從(cong) 中牟利。目前,當地紀委監委已對陳某某涉嫌嚴(yan) 重職務違法予以立案調查並采取留置措施,廈門市稅務局紀檢機構對其涉嫌違紀問題予以立案審查,將依規依紀依法嚴(yan) 肅追究其責任。
今年以來,在保證退稅退得快、退得好,嚴(yan) 打騙取留抵退稅違法行為(wei) 的同時,稅務總局嚴(yan) 查稅務人員在留抵退稅政策落實中內(nei) 外勾結並從(cong) 中牟利行為(wei) 。目前已累計曝光25起稅務人員失職失責受到處理的案件。“極少數內(nei) 外勾結被立案審查,表明‘零容忍’的堅定態度,堅決(jue) 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王道樹說。
稅務總局要求各級稅務部門進一步加強審核把關(guan) ,完善內(nei) 控機製,著力防範騙稅風險。加大督察力度,依法依紀處理失職失責行為(wei) 。對內(nei) 外勾結、通同作弊騙取留抵退稅等行為(wei) ,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嚴(yan) 懲、絕不姑息。要以案說法,教育警示稅務幹部履職盡責、遵紀守法。
據了解,稅務總局、各特派辦、省、市、縣稅務局均成立督察工作組,上下結合、分級負責,有力推進政策落實監督。聚焦政策執行、責任落實、風險防控、稽查辦案、問題整改等重要環節,明確14類45項督察要點,依托稅收大數據,精準發現內(nei) 部管理和執法問題線索,推動實現風險早發現、早應對、早處置。加大對騙取留抵退稅案件的一案雙查力度,嚴(yan) 肅查處各類違紀違規行為(wei) 。對內(nei) 外部監督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一盯到底。對落實留抵退稅消極懈怠、工作拖拉、推諉扯皮、失職失責的一律嚴(yan) 肅處理;對出現區域性大規模騙取留抵退稅案件的一律嚴(yan) 肅處理;對稅務幹部和不法分子內(nei) 外勾結、通同作弊騙取留抵退稅的一律嚴(yan) 肅處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