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新增8個國家大氣本底站
光明日報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崔興(xing) 毅從(cong) 中國氣象局獲悉,“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在現有7個(ge) 國家大氣本底站和即將建成的廣東(dong) 新豐(feng) 國家大氣本底站基礎上,在膠東(dong) 半島、黃淮、四川盆地等區域選址新建8個(ge) 國家大氣本底站,實現16個(ge) 氣候係統關(guan) 鍵觀測區國家大氣本底站全覆蓋。此舉(ju) 旨在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jue) 策,增強大氣本底觀測能力和溫室氣體(ti) 本底濃度聯網觀測能力,加快完善國家大氣本底觀測站網,提升關(guan) 鍵大氣成分長期觀測能力,助力應對氣候變化。
大氣本底站觀測溫室氣體(ti) 和大氣臭氧等反應性氣體(ti) 、氣溶膠、太陽輻射等數十個(ge) 要素,其觀測結果體(ti) 現較大尺度大氣不直接受人為(wei) 汙染影響且混合均勻之後的平均狀況。作為(wei) 較早開展該項觀測業(ye) 務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建立了“1(青海瓦裏關(guan) 全球大氣本底站)+6(北京上甸子、黑龍江龍鳳山、浙江臨(lin) 安、湖北金沙、雲(yun) 南香格裏拉和新疆阿克達拉區域大氣本底站)”共7個(ge) 國家大氣本底站,形成國家級大氣本底觀測網絡。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guan) 鍵期、窗口期,結合氣候係統關(guan) 鍵觀測區的觀測要求,中國氣象局將在環渤海陸海氣、黃淮農(nong) 田生態、四川盆地環境、錫林郭勒草原、敦煌沙漠陸麵過程、青藏高原陸麵與(yu) 大氣過程等8個(ge) 綜合觀測區新增國家大氣本底站。
在這8個(ge) 尚未開展大氣本底觀測的氣候係統關(guan) 鍵觀測區內(nei) 新建國家大氣本底站,將實現每個(ge) 氣候係統關(guan) 鍵觀測區至少有一個(ge) 國家大氣本底站。這樣的新增選址布局,由中國氣象局依據中國氣候觀測係統(CCOS)實施方案布局要求,按照需求牽引、科學合理、著眼長遠、統籌節約的原則展開。
大氣本底站站址選定工作要求嚴(yan) 苛,一般選擇在遠離人類活動和汙染源的地區,以最大限度“還原”大氣的本來麵目。中國氣象局對站址氣流三維軌跡計算分析、環境場遙感情況、站址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和規劃、土地使用及基礎設施等明確了具體(ti) 要求,組建了由氣象探測中心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專(zhuan) 家構成的實施組,並將邀請部分專(zhuan) 家指導選址工作,以確保站址篩選、可行性觀測試驗等工作的科學性、嚴(yan) 謹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