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新疆故事 傳響新疆聲音
第十九屆新疆社會(hui) 科學界學術年會(hui) 日前落下帷幕。本屆年會(hui) 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聯聯合疆內(nei) 5所高校主辦,圍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疆方略”主題,分設“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xing) 疆”“長期建疆”5個(ge) 學術專(zhuan) 場,吸引疆內(nei) 外上千名專(zhuan) 家學者參與(yu) 。
在本屆學術年會(hui) 上,用學術力量、學術話語,講好新疆故事、傳(chuan) 響新疆聲音,成為(wei) 專(zhuan) 家學者熱議的話題。
讓文物說話,讓曆史發聲
“新疆出土的漢唐織錦,見證了西域與(yu) 中原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相承。”伊犁師範大學邊疆中華文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文亮說,新疆出土的曆代璽印、隨葬衣物疏、銘文錢幣等出土文物無一不在講述著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疆故事。
新疆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張新國從(cong) 吐魯番出土的唐代文獻入手,通過對文書(shu) 記載進行詳細分析,證實唐代的政治製度、田地製度、賦稅製度以及戶籍管理製度等都在西域得到了實施,有力證明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伊犁州黨(dang) 校馬列教研室副教授薛春亮還原了伊寧市“北大營”遺址250年來的曆史。該處遺址記錄下伊犁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抵抗國外侵略勢力,與(yu) 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展開鬥爭(zheng) 的曆史故事。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主編蘇發祥建議,要充分發掘和利用新疆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資源,特別是曆史文物、曆史遺存、曆史街區、曆史建築、博物館、紀念館等,讓文物發聲、讓曆史說話,講好新疆故事。
讓新疆聲音“傳(chuan) 得開”“叫得響”
新疆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祖力亞(ya) 提·司馬義(yi) ,在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以及接受國內(nei) 外媒體(ti) 采訪時,結合自身經曆和紮實的研究成果,介紹了新疆在保障各民族勞動權利、保護婦女兒(er) 童權益方麵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近些年“圈粉無數”。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李建軍(jun) 呼籲,整合科研院所的學術力量和智庫資源,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質量上乘的學術成果、邏輯清晰的表達方式,對新疆故事“具象化”再造、“感性化”塑形,用學術話語講好新疆故事、傳(chuan) 播好新疆聲音。
伊犁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發展研究院負責人曹麗(li) 虹提出,專(zhuan) 家學者要與(yu) 政府、媒體(ti) 整合資源、協同創新、形成合力,不斷優(you) 化傳(chuan) 播內(nei) 容、創新傳(chuan) 播方式、構建涉疆話語體(ti) 係,主動爭(zheng) 取國際話語權,提高國際傳(chuan) 播能力,講好新時代中國新疆故事。
新疆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副教授盧曉華建議,政府和主流媒體(ti) 在當好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領唱者”的同時,要動員更多的專(zhuan) 家學者和各族群眾(zhong) 利用新媒體(ti) 平台,加入對外對內(nei) 傳(chuan) 播的“合唱團”,壯大傳(chuan) 播隊伍、放大傳(chuan) 播聲量,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立體(ti) 式的傳(chuan) 播,確保新時代新疆聲音“傳(chuan) 得開”“叫得響”。
既要塑形,更要鑄魂
新疆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夏國強對西域邊疆的上千首詩歌進行了研究。他認為(wei) ,通過行走詩中邊疆之路、誦詠詩中邊疆之美,可以豐(feng) 富群眾(zhong) 文化生活,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交融,極大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新疆師範大學音樂(le) 學院院長巴吐爾·巴拉提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與(yu) 漢唐大曲展開深入研究。他認為(wei) ,無論是從(cong) 樂(le) 律、樂(le) 器還是衍展性、傳(chuan) 播性來看,木卡姆藝術既是東(dong) 西方樂(le) 舞藝術交流薈萃的優(you) 秀成果,更是紮根中華民族沃土、多民族互鑒交融成長的藝術結晶,展現出中華文化的繽紛多彩和根脈相係,要在下一步的音樂(le) 創作中進一步推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張凡從(cong) 《經典詠流傳(chuan) 》《國家寶藏》等節目火出圈現象入手研究,提出在傳(chuan) 承、創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進程中,要適應互聯網傳(chuan) 播的趨勢,以共享思維繼承傳(chuan) 統文化,以現代科技照亮傳(chuan) 統審美,以現代文藝推動文化創新。
“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葉壯才能枝繁葉茂。”新疆師範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孫秀玲建議,要深入挖掘中華優(you) 秀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來浸潤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心靈,強身健體(ti) 、塑形鑄魂,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夯實新疆社會(hui) 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