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為幸福生活添彩
【奮鬥者說】
文化惠民為(wei) 幸福生活添彩
講述人:山東(dong) 省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鄉(xiang) 音”柳琴劇團團長 蘇存勝
光明日報記者韓業(ye) 庭、光明日報通訊員蘇娜采訪整理
“馬路更寬了,生活更美了,好日子大家唱,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最近,我們(men) “鄉(xiang) 音”柳琴劇團正在排練柳琴戲《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
說起“鄉(xiang) 音”柳琴劇團,那是一次偶然成就的必然。我9歲學藝,曾任公社文藝宣傳(chuan) 隊隊長,後調至嶧城區豫劇團工作至退休。5年前,我回到老家陰平鎮蘇樓村,發現家鄉(xiang) 發生了巨大變化——環境美了,百姓富了。同時大家也反映,想聽聽老戲,回味一下過去的時光。在鎮文化站的指導下,我與(yu) 附近村的文藝愛好者一起組建了陰平鎮“鄉(xiang) 音”柳琴劇團,根據黨(dang) 的創新理論、文峰遊擊隊紅色故事和群眾(zhong) 的實際需求,創作鄉(xiang) 親(qin) 們(men) 喜歡的文藝節目。劇團成員還加入了嶧城區民間藝人組織,通過“一村一年一場戲”“戲曲進鄉(xiang) 村”“好日子大家唱”等活動,以“理論+文藝”的形式,既宣傳(chuan) 了黨(dang) 的政策主張,也滿足了基層群眾(zhong) 的看戲需求,還助力做強了“嶧城歡樂(le) 匯”這個(ge) 省級文化惠民活動品牌。
2019年,村裏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配備了文體(ti) 活動室,我們(men) 劇團也從(cong) 農(nong) 家小院搬到了這個(ge) 更專(zhuan) 業(ye) 的排練場所。後來,村裏的文化廣場又擴建了兩(liang) 倍,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更好的展示舞台,每個(ge) 月我們(men) 都在這裏為(wei) 村民送上幾場戲曲演出。
如今,劇團從(cong) 最初的2人發展到現在的26人,我們(men) 編排的節目從(cong) 單一的柳琴戲,增加到現在的快板、豫劇、情景劇,累計編排文藝節目60餘(yu) 個(ge) ,組織開展文藝誌願服務300餘(yu) 次。近期,鎮上將為(wei) 我們(men) 劇團購買(mai) 最新的樂(le) 器,統一配備演出服裝,演出條件改善後,我們(men) 將為(wei) 群眾(zhong) 帶來更加精彩的演出。我真慶幸自己趕上了文藝蓬勃發展的好時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