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時代發展的多彩畫卷
勾勒時代發展的多彩畫卷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you) 秀美術作品展覽側(ce) 記
本報記者 賴 睿
9月的北京,長空溢彩,大地流金。中國美術館前紅毯鋪地,花團錦簇,濃濃的節日氣氛撲麵而來。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you) 秀美術作品展覽正在這裏舉(ju) 行。400餘(yu) 件(組)美術作品,匯聚老中青三代藝術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粉)等門類,聚焦人民,謳歌時代,勾勒出一幅時代發展的多彩畫卷。現場豐(feng) 富多樣的展品,絡繹不絕的觀眾(zhong) ,體(ti) 現著本次藝術節的宗旨——“藝術的盛會(hui) 人民的節日”。
繪寫(xie) 時代巨變
走進中國美術館,圓廳中央的雕塑《旗幟》躍入眼簾,莊重、樸素、概括、簡潔,崇高感油然而生。展覽由此拉開序幕。一件件現實題材作品串聯起近10年的家國記憶,展現出新時代的萬(wan) 千氣象。
這裏有脫貧攻堅的動人瞬間。王奮英的中國畫《暖心——十八洞村貧困戶精準識別公示會(hui) 》以溫馨的筆調,表現了十八洞村召開貧困戶精準識別公示會(hui) 的場景。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湖南人,王奮英經常赴湘西寫(xie) 生。在寫(xie) 生過程中,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十八洞村的巨大變化。“用水墨語言來表現這片土地的變化,是我創作的初心。”王奮英說。而趙曉東(dong) 的油畫《天梯》則聚焦四川大涼山深處的“懸崖村”。畫麵上,建成的鋼梯不僅(jin) 是村民們(men) 出行的基礎設施,還成了欣賞山鄉(xiang) 美景的觀景台,村民拿起手機開心自拍,快樂(le) 和幸福感染著作品前的觀眾(zhong) 。
這裏有國之重器的精彩亮相。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凝結著幾代中國人的努力和心血。周吉榮的版畫《貴州“天眼”》充分運用版畫語言優(you) 勢,還原該工程的精密與(yu) 嚴(yan) 謹,同時結合中國傳(chuan) 統天文學中的星象、天象,對畫麵背景進行浪漫化處理,以達到科學與(yu) 藝術的有機融合。夜色中,“中國天眼”與(yu) 浩瀚蒼穹、茫茫群山和諧相融,深邃而壯觀。範春曉的中國畫《中國製造走向世界——C919大飛機》以國產(chan) 大飛機為(wei) 畫麵主體(ti) ,表現其組裝現場,以工細的線條勾勒主體(ti) 細節,烘托科學的嚴(yan) 謹性。許楊、廉南寧合作的油畫《遼寧號航母》飽含科技感和時代氣息,描繪了遼寧號艦載機在航母甲板上起飛的場景。作品將落腳點放在艦載機起飛的一瞬間,寓意著中國海軍(jun) 走向深藍、走向世界。
這裏有欣欣向榮的建設宏圖。近年來,一批大型基礎設施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新地標。沙永匯的版畫《鳳凰展翅》聚焦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藝術地刻畫了大興(xing) 國際機場如鳳凰展翅般的壯麗(li) 畫麵。李翔領銜創作的中國畫《大灣騰龍》將港珠澳大橋的三段不同景象拚接,還原了相機無法呈現的全景圖像,實現了自然山水與(yu) 人文建築的交相輝映。
聚焦人民主題
走在展廳中,題材多元、類型多樣的美術作品讓人目不暇接。一條主線貫穿展覽始終,那就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視角。無論是對科學家、醫護工作者、邊防戰士、建築工人等人物形象的直接塑造,還是從(cong) 日常生活著手,於(yu) 細微處刻畫和諧向上的生活圖景,人民都是創作的主角。即使是描繪自然景物的作品,也是寄情河山、托物言誌的表達。
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雕塑具有獨特的形式感。申紅飆的雕塑《烏(wu) 蘭(lan) 牧騎》是一件組雕,借鑒古代陶俑表現手法,3位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分別演繹馬頭琴、蒙古長調和蒙古舞,造型簡練、質樸,充滿感染力。餘(yu) 晨星的雕塑《高原童聲》中,一群孩子簇擁在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女子跟前,在女子指揮下,孩子們(men) 放聲高歌。作品采用了玻璃鋼材質,更增添純淨、肅穆之感。91歲的雕塑家盛楊新近創作的《無名英雄》則塑造了一位神情堅毅的男子形象,他眼神篤定、注目前方,粗獷的輪廓與(yu) 背景融為(wei) 一體(ti) 。作品沒有具體(ti) 指向某個(ge) 人,他可以是身邊每一位默默奉獻的人。
對人民生活新貌的關(guan) 切,也是美術家創作的重點。王超的版畫《秀美家園悠悠鄉(xiang) 思》表現了“以人為(wei) 本的新型城鎮化”主題。作品用木刻水印的手法,以藍、白為(wei) 主色調,大麵積渲染藍天和遠山,畫麵空靈明淨,表現了浙江特色小鎮的新景觀。馬鑫的中國畫《共享單車》關(guan) 注現代科技催生的交通新業(ye) 態——共享單車:一群青年男女騎著共享單車迎風向前,體(ti) 現了現代出行方式為(wei) 老百姓生活帶來的便捷。郭健濂、褚朱炯的油畫《互聯網的春天——農(nong) 村電商》主角是走出大學校園回鄉(xiang) 創業(ye) 的青年。畫麵中,村民們(men) 正在圍觀青年人操作電腦,突出了互聯網給農(nong) 村生活帶來的新氣象。
此外,範迪安的油畫《奔流到海》、薑寶林的中國畫《山高水長》、許江的油畫《綠草飛》、郭怡孮的中國畫《暢春圖》等描繪自然景物、景觀的作品,也借物抒情,筆墨中透露出雄渾氣魄、勃勃生機,象征著大國氣象和人民的精神風貌。
探索筆墨新意
近年來,廣泛開展的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促使廣大美術工作者進一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以筆墨丹青講述中國故事。創作出的作品不僅(jin) 緊扣時代主題,也充分展現了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本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數來自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全部為(wei) 近幾年新作。從(cong) 這些作品中,我們(men) 既可以看到藝術家對傳(chuan) 統筆墨精神的傳(chuan) 承,又能感受到新的藝術追求和時代氣息。科技創新、生態文明、美麗(li) 鄉(xiang) 村、“一帶一路”……豐(feng) 富多元的時代主題激發著美術家們(men) 在創作角度、語言、技法上深入探索,呈現出筆墨新意。
陳治、武欣合作的中國畫《尖峰時刻》就體(ti) 現了作者對題材的開掘。作品將鏡頭對準用餐高峰來臨(lin) 時後廚備菜的場景:廚師的專(zhuan) 注和緊張透露出用餐高峰時的“忙”;蔬菜的生氣盎然、新鮮靈透,讓人感受到用餐品質的“鮮”。作品從(cong) 一個(ge) 小切口表現了新時代餐飲文化的新活力,進而展現時代風貌。畫麵中的外賣箱、二維碼、耳麥等都體(ti) 現了時代變遷。
在眾(zhong) 多表現美麗(li) 中國主題的創作中,商亞(ya) 東(dong) 的油畫《最美太湖水》呈現出的浪漫主義(yi) 色彩尤其突出,體(ti) 現了作者對藝術美感的追求和對主題性表達的探索。畫麵是青年科技人員進行水質檢測的一個(ge) 瞬間。作品采用逆光表現太湖的湖光山色,給人物增添了靈性,營造出既真實又夢幻的視覺效果。
王利的中國畫《飛天港》聚焦載人航天事業(ye) 。作品借鑒了傳(chuan) 統界畫的藝術語言,將人物與(yu) 航天設備有機融合,用虛擬的真實貼切地表現出發射塔、飛船、空間站等器物的造型以及當代軍(jun) 人科研攻關(guan) 、不懈奮鬥的精神。為(wei) 突出測試艦船和火箭飛船,構圖采取仰視視角,使得結構和設計看上去更加真實。
縱觀本次展覽展出作品,既有宏大主題的寫(xie) 實創作,也有精致小品的抒情寫(xie) 意。美術家們(men) 用藝術創作和鳴時代,以創新創造攀登文藝高峰,用心用情用功為(wei) 人民抒寫(xie) ,共同繪寫(xie) 出新時代波瀾壯闊的丹青史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