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寫稿的我 可能要被ChatGPT取代了

發布時間:2023-02-13 09:5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科學咖啡館】

  就在敲下這行標題之前,我對一位聊天機器人說:“描寫(xie) 一個(ge) 森林裏危險的小木屋。”

  不到10秒,屏幕上跳出了如下回答:

  “小木屋位於(yu) 森林的深處,黑暗而幽靜,充滿神秘感。落葉圍繞,樹枝刺耳;風吹過小木屋,又落下一片又一片的葉子。野獸(shou) 的咆哮聲從(cong) 遠處傳(chuan) 來,讓人不寒而栗。小木屋的門緊緊關(guan) 上,傳(chuan) 說這裏住著一個(ge) 神秘的老人,時而可以看到他出現在森林裏,時而又不見蹤影。”

  生動,翔實,引人入勝!

  看到這段描寫(xie) 之後,我的腦子裏不由自主冒出一個(ge) 念頭。假如我讓AI替我寫(xie) 完這篇稿子,編輯會(hui) 不會(hui) 也無法發現?

  下一個(ge) 念頭是,假如編輯終究察覺到了這一點,會(hui) 不會(hui) 把我這位大活人記者請走,稿子都交給AI來寫(xie) ,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意識到這個(ge) 可能性之後,冷冷的冰雨在我心頭胡亂(luan) 地拍。

  不得不承認,作為(wei) 一個(ge) 經常寫(xie) 科普稿件的記者,我對AI創作能力的發展並不陌生,去年也抱著試著玩兒(er) 的心態,用AI畫過幾張圖。

  或許,有失業(ye) 危機的不隻是我。

  2017年,人工智能軟件CheXnet就已經能夠迅速處理上百張胸部X射線圖片,從(cong) 中找出感染肺炎的病例,它僅(jin) 僅(jin) 用了兩(liang) 個(ge) 月,通過“吃掉”11.2萬(wan) 張胸片,就從(cong) 醫學小白成長為(wei) 診斷高手。同樣是2017年,很多人大概也還記得,排名世界第一的圍棋冠軍(jun) 柯潔被“阿爾法狗”戰勝。美國科技媒體(ti) CNET自去年11月起,就已經開始使用AI進行部分內(nei) 容的創作,讀者們(men) 似乎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如今,OpenAI公司訓練出來的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火到出圈,許多人在社交媒體(ti) 上討論它,或表達驚訝,或表達憂慮。ChatGPT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幫大學生寫(xie) 論文,幫“社畜”寫(xie) 報告、回郵件,給程序員和律師“打下手”……而大洋彼岸的美國數字媒體(ti) 公司BuzzFeed已經宣布,將要使用ChatGPT協助創作個(ge) 性化內(nei) 容,公司12%的員工將會(hui) 被裁員。

  看,寫(xie) 稿的我可能真的要被AI取代了,就像被珍妮紡織機取代的女工。

  機器取代人力,這似乎是一個(ge) 延續了幾百年的話題,在人們(men) 討論之餘(yu) ,舊的崗位或職業(ye) 消失了,新的職業(ye) 和新的機遇也在不斷出現。5年前我還覺得,搞創作的人對於(yu) 被AI取代這件事“可以暫時放心”。然而,不過是眨眼間,曆史的車輪就碾到我的臉上了。

  不能否認的是,在進行更具創造性的工作方麵,人工智能暫時還沒有取代人類的實力。它的優(you) 勢更多體(ti) 現在模仿和學習(xi) 上,把中規中矩千篇一律的應用文交給它來寫(xie) ,似乎再合適不過了,還可以把人類從(cong) 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

  我可以把一個(ge) 消息模板“喂”給它,再丟(diu) 幾個(ge) 關(guan) 鍵詞,一篇不需要有什麽(me) 創造性的新聞消息或許就出現了。起碼目前,人工智能還無法寫(xie) 出一篇抒發強烈個(ge) 人情感的東(dong) 西——就像我現在所寫(xie) 的這篇。

  但我也不敢說“不用擔心”這樣的話了。人工智能在飛快迭代,迅猛發展。質的飛躍和瓶頸的突破,也許就在下一個(ge) 5年之後,甚至,5個(ge) 月之後?

  好吧,如果我真的被AI取代了,那我或許可以考慮去當一個(ge) 用文字“投喂”AI的人,每天寫(xie) 大把大把的文字“喂”給它,好讓它拆碎了,拿去給別人寫(xie) 新的。沒準兒(er) 真的會(hui) 有這樣的新職業(ye) 出現呢,畢竟,人工智能強大的抓取和深度學習(xi) 能力,是需要有龐大的數據庫作為(wei) 學習(xi) 來源的。

  在技術進步和時代洪流麵前,恐慌毫無意義(yi) 。我們(men) 需要調整的不隻是個(ge) 人的心態,也需要社會(hui) 為(wei) 技術發展帶來的生產(chan) 關(guan) 係變革而托底。

  最終,我再次打開了機器人的聊天框,這一次我問它:“未來,人類和AI的相處模式是什麽(me) 樣的?”

  “人類和AI可能處於(yu) 合作關(guan) 係,實現更高效的生產(chan) 力,但是也有可能會(hui) 出現競爭(zheng) 與(yu) 對立的情況,未來的發展取決(jue) 於(yu) 人類和AI之間的協調。”

  它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渺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