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古老的“非遺”成為新時尚
2015年,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群研修研習(xi) 培訓計劃”啟動,清華大學成為(wei) 首批試點院校之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立了“非遺”研培項目組,開展了一係列培訓、交流和產(chan) 學研活動。
在清華美院藝術史論係主任陳岸瑛看來,中國有些村落自然資源相對較少、收入相對較低,但是傳(chuan) 統文化資源豐(feng) 富,其中一些還被評選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深受廣大民眾(zhong) 喜愛,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如何將“非遺”活化利用好,幫助當地增收致富,促進當地振興(xing) ?
“非遺”活化利用首先要做好摸底工作。在地方有關(guan) 部門支持下,清華美院師生啟動項目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出去”。
2016年,清華美院染服係副教授李迎軍(jun) 帶領該院學生趕赴位於(yu) 大涼山腹地的四川省昭覺縣。那裏的村寨分散在高山深穀間,交通不便、教育資源不足。這不但阻礙了當地經濟發展,而且讓傳(chuan) 統彝族服飾難以走出大山,無法被更多人欣賞和體(ti) 驗。
在昭覺,李迎軍(jun) 帶領團隊收集到不少彝族刺繡的一手資料,在彝族服飾的色彩構成、圖案造型、紋樣整理、形製特征、符號內(nei) 涵和實用功能等方麵進行了係統分析和提煉。
了解“非遺”技藝並提煉元素,做的是“減法”。用現代技術讓“非遺”煥發出光彩,成為(wei) 當代之美,則需要做“加法”。為(wei) 此,李迎軍(jun) 帶領設計團隊特意避開了簡單的複製與(yu) 挪用,對傳(chuan) 統技藝進行深入研究,並使用工藝材料解構重組。這樣融合跨界完成的作品,得到了不少關(guan) 注和好評。他們(men) 致力於(yu) 彝族服飾開發,推出了具有時代感和創新意識的彝族服飾文化品牌阿諾諾。此外,他們(men) 還開發了一係列既保留彝族傳(chuan) 統手工藝精髓,又融入現代設計精神的創新設計作品。
此後,李迎軍(jun) 帶領學生趕赴新疆哈密。他們(men) 以哈密維吾爾族刺繡圖案的曆史、美學研究為(wei) 基礎,手繪整理刺繡圖案,搭建了哈密維吾爾族刺繡圖案體(ti) 係,不僅(jin) 出版了《新疆哈密維吾爾族傳(chuan) 統刺繡圖案集》,設計出融合現代風格的維吾爾族刺繡服飾,還登上了國際時裝周的舞台。
要“走出去”,也要把“非遺”的傳(chuan) 承人“請進來”。
2015年至今,清華美院“非遺”研培項目組舉(ju) 辦了17期研修班,邀請350餘(yu) 位傳(chuan) 統工藝類青年領軍(jun) 人才“返校上課”。課程不僅(jin) 包含“非遺”保護原理、工藝曆史、設計方法和展演交流活動,學員們(men) 還會(hui) 去參觀故宮、國家博物館、北京798藝術區。有哈密繡娘在結束培訓後,創造性地理解傳(chuan) 統紋樣,形成自己的風格,讓老師格外欣喜。
研培項目讓“非遺”有了創新的跨界作品,研修班幫助偏遠地區的“非遺”傳(chuan) 承人提升了傳(chuan) 承能力。但要打通從(cong) “非遺”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創新設計項目和舉(ju) 辦培訓班隻是個(ge) 開始。
陳岸瑛表示,一些“非遺”目前麵臨(lin) 的窘境是脫離生活、脫離使用者或接受者,缺乏再創造的活力。要解決(jue) 這些問題,單純的資助是遠遠不夠的,要針對更廣大的傳(chuan) 承人群和“非遺”社區來開展工作,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提升“非遺”傳(chuan) 承人群的動力和能力。
在清華大學“雙創”孵化平台的支持下,“清美智想”團隊組建起來。該團隊組織彝族本地手工藝人,利用本地原材料,製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遺”文化產(chan) 品。他們(men) 還通過與(yu) 昭覺縣“薇穆嘎紮非遺扶貧就業(ye) 工坊”、會(hui) 東(dong) 縣叁莯羊毛氈等合作,切實幫助當地村民增強產(chan) 品開發和製作能力,增加經濟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彝族服飾項目還通過與(yu) 大型公益電視節目積極聯動,順利促成了“節目+眾(zhong) 籌”的創新合作,“非遺”產(chan) 品借此上線網絡平台,通過眾(zhong) 籌的方式實現以銷定產(chan) 。
彝族服飾項目和維吾爾族刺繡項目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激發了清華美院師生的創造力和工作熱情,他們(men) 很快把以“非遺”助力鄉(xiang) 村振模式拓展到湖北荊州、雲(yun) 南鶴慶等地,讓古老的“非遺”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帶動更多鄉(xiang) 村走上振興(xing) 之路。(袁子涵 王於(yu) 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