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利用數字新技術,提升應急物流管理水平

發布時間:2023-02-21 10:19:00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王濤(西北工業(ye) 大學全球治理國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應急物流體(ti) 係對應急保障能力將產(chan) 生直接影響。我國應急物流體(ti) 係建設相對滯後,突出表現為(wei) 救災儲(chu) 備中心布局有待完善,對災害快速響應能力不足;救災初期容易出現物資不足,後期則容易出現供應過多,難以有效掌握應急物資的生產(chan) 、分布和需求。為(wei) 此,我國應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新技術提高重大突發事件物流保障能力。

  依托區塊鏈構建應急物流指揮平台

  重大突發事件中,應急物流存在響應速度慢、溯源難、分配不合理等問題。不僅(jin) 影響救援速度,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物資供應商、政府管理機構、捐贈者、慈善機構和受贈民眾(zhong) 之間的矛盾。

  區塊鏈是多邊平台經濟下的產(chan) 物,其去中心化的數據結構能夠有效解決(jue) 應急物流管理中物資供應商、政府管理機構、捐贈者、慈善機構和受贈民眾(zhong) 等主體(ti) 之間互相陌生且缺乏信任的問題。為(wei) 此,建議依托區塊鏈技術,建立能夠追蹤、溯源的應急物資調度管理平台,實現物資統籌管理和有序調度。在技術上,區塊鏈具有實時記賬功能、信息公開透明,且在應急數據管理上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以及時間戳能力。應將區塊鏈技術引入我國應急物流管理,無論從(cong) 前端應急物資的生產(chan) 、采購、儲(chu) 存,還是到後端的運輸、中轉、配送以及逆向物流等各個(ge) 環節,都能實現應急物流全程的可追溯,保證應急物資質量。在內(nei) 容上,應基於(yu) 區塊鏈技術構建智能應急物流管理係統作為(wei) 政企聯通的緊急運輸調度指揮平台,平台包含物資信息記錄、物資供需管理和物資調度管理三個(ge) 子平台。經過區塊鏈防偽(wei) 認證後,企業(ye) 進入智能應急物流管理係統的供給模塊,根據物資需求方錄入的需求信息,供給匹配模塊通過智能合約進行自動匹配,將相應的物資信息發送到調度管理平台,網絡配送優(you) 化模塊計算出最優(you) 配送路徑。整個(ge) 環節的數據信息會(hui) 全部都記錄在區塊鏈的各個(ge) 節點,由各個(ge) 節點進行全方位監督,確保整個(ge) 應急物流環節高效有序進行。

  運用物聯網完善應急物流保障體(ti) 係

  我國應急物流體(ti) 係建設起步較晚,且基本上是在缺乏信息技術支持的背景下創建的。在處置SARS疫情、南方雪災、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新冠疫情等公共突發事件中,逐漸暴露出應急物流管理協同效率低的問題,具體(ti) 表現為(wei) 由於(yu) 信息化程度低導致物資需求、運力調配、指揮協調、信息對接等事項難以獲得高效的協同。完善我國應急物流保障體(ti) 係是一項係統性工程,需要通過信息共享、環節銜接實現對各個(ge) 環節之間的資源進行平衡和調度,提高我國應急物流保障的能力和效率。

  物聯網技術的運用能夠對應急物流各環節之間的資源進行平衡和調度,實現應急物流管理協同效率的整體(ti) 提升。物聯網技術的核心是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或者局部網絡等通信技術將傳(chuan) 感器、控製器、機器、人員和物品以特定的方式聯係起來,實現人與(yu) 物、物與(yu) 物之間的聯係。將物聯網技術運用於(yu) 應急物流管理係統設計中,能確保整個(ge) 係統中每個(ge) 環節之間都能夠緊密銜接,保證物資采購、運輸、儲(chu) 存、裝卸、搬運、包裝以及配送等活動的順利進行。通過對海量靜態和實時動態應急數據進行分析、精準測算和全局優(you) 化,可科學就近調度和合理分配各類應急資源裝備,快速智能地匹配服務應急救援實際需要,為(wei) 國家綜合指揮調度係統提供決(jue) 策分析支持。對物資進行可視性跟蹤和溯源,並且對運送物資的車輛進行導航和定位,可確保應急物資能夠及時到達物資需求端,保證應急救援活動順利進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