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布局產業新賽道 工信部詳解現代化產業體係著力點

發布時間:2023-03-03 10:38: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也就此作出進一步部署。在國新辦1日舉(ju) 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領域,將鞏固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保持製造業(ye) 占比基本穩定,圍繞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鞏固延伸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四個(ge) 方麵,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持續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

  當前我國已形成了規模大、體(ti) 係全、競爭(zheng) 力較強的製造業(ye) 體(ti) 係。會(hui) 上數據顯示,2022年製造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為(wei) 27.7%,製造業(ye) 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15.5%和31.8%。

  金壯龍表示,將堅守實體(ti) 經濟特別是製造業(ye) ,通過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具體(ti) 而言,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在製造業(ye) 中占比超過80%。金壯龍說,將大力推進企業(ye) 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促進工藝現代化、產(chan) 品高端化。實施製造業(ye) “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加快發展服務型製造。落實工業(ye) 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全麵推行綠色製造。

  在鞏固延伸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方麵,我國高鐵、船舶、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通信設備等領域已經形成特色優(you) 勢,個(ge) 人計算機、手機、家用電器、太陽能電池板等一批重要產(chan) 品產(chan) 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據悉,工信部將大力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鞏固提升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打造一批中國製造名片。發揮企業(ye) 主體(ti) 作用,支持龍頭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業(ye) 。實施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發展專(zhuan) 項行動,聚焦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光電子信息、能源電力裝備等重點領域,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在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方麵,金壯龍說,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將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製造、工業(ye) 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豐(feng) 富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擴大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的建設布局。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推動物聯網產(chan) 業(ye) 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此外,未來產(chan) 業(ye) 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機遇。“我們(men) 將研究製定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全麵推進6G技術研發。”金壯龍稱。

  做強做優(you) 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是製造業(ye) 發展的地基,重大技術裝備帶動性強,是製造業(ye) 升級的方向。

  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說,在製造業(ye) 發展中,重大技術裝備起到“頂天”的引領作用,而產(chan) 業(ye) 基礎起到“立地”的支撐作用,做強做優(you) 製造業(ye) ,既要“頂天”,也要“立地”。

  按照工信部的部署,在推動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方麵,將聚焦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發展一批核心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關(guan) 鍵基礎軟件和先進基礎工藝。創建一批產(chan) 業(ye) 基礎共性技術中心,依托龍頭企業(ye) 、轉製科研院所,長期穩定地支持開展共性技術研究、產(chan) 品創新以及推廣應用。發揮產(chan) 業(ye) 政策引領作用,發揮國家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基金和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作用,帶動市場社會(hui) 資本和社會(hui) 資金的投入,著力培育一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

  在推動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方麵,田玉龍說,後續將主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產(chan) 品的需求,加快重大技術裝備體(ti) 係化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特別是在大飛機、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電力能源裝備、船舶與(yu) 海工裝備、工業(ye) 母機等領域,努力突破一批帶有創新性、標誌性的裝備。“應該說,我們(men) 國家有這樣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創新力度。”

  產(chan) 業(ye) 的示範應用和產(chan) 業(ye) 化推廣將進一步強化。田玉龍說,將發揮重大工程、重大裝備、整機係統的牽引作用,實現重大裝備和重點基礎產(chan) 品一條龍的應用示範和產(chan) 業(ye) 化,構建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

  政策保障體(ti) 係也將持續優(you) 化。據悉,工信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建立了重大技術裝備協調推進工作機製,將充分發揮財政和金融扶持引導作用,進一步完善保險補償(chang) 、激勵免責等機製,推動首台(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的示範應用。同時,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培育更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以智能化重塑產(chan) 業(ye) 模式和企業(ye) 形態

  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應用規模和發展水平大幅躍升,有力支撐工業(ye)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會(hui) 上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ge) 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209個(ge) 是示範標杆工廠。“我們(men) 對這209個(ge) 企業(ye) 做過智能化改造前後的成效分析,改造以後工廠的產(chan) 品研發周期縮短了20.7%,生產(chan) 效率提升了34.8%,產(chan) 品的不良品率降低27.4%,碳排放減少21.2%。”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

  “發展智能製造已成為(wei) 各主要工業(ye) 國提升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共同選擇。”辛國斌說,將堅持智能製造主攻方向不動搖,推動產(chan) 業(ye) 技術變革和優(you) 化升級,以智能化重塑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模式和企業(ye) 形態。

  具體(ti) 而言,將開展多層次的應用推廣,麵向重點行業(ye) 打造一批世界級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麵向中小企業(ye) 大規模推行工藝優(you) 化、精益管理和流程再造等針對性解決(jue) 方案,麵向重點省市,建設一批智能製造先行區。將加快融合型技術創新突破,加大複雜設計、先進工藝等製造技術攻關(guan) ,發揮企業(ye) 主體(ti) 作用,實現基礎性、戰略性突破,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研發推廣一批適用性技術,研發一批基礎工業(ye) 軟件和核心工藝包。

  基礎性支撐能力也將進一步強化。辛國斌說,將研究製定促進裝備數字化發展政策措施,以智能裝備創新支撐數字中國建設。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工業(ye) 互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和應用。同時完善智能製造標準體(ti) 係,深化基礎標準應用。(郭倩)

  [ 責編:李汶鍵]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