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有信心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發布時間:2023-03-13 10:28:00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兩會特刊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魏玉坤、吳雨)如何看待2022年中國經濟表現?2023年經濟形勢怎麽(me) 看?在12日舉(ju) 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第三場“部長通道”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yi) 進行了回應。

  康義(yi) 表示,2022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達121萬(wan) 億(yi) 元,人均GDP達1.27萬(wan) 美元;全年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僅(jin) 上漲2%;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各月有所波動,年末降至5.5%;外匯儲(chu) 備保持在3萬(wan) 億(yi) 美元以上。

  據介紹,2022年,全社會(hui) 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突破3萬(wan) 億(yi) 元,與(yu) GDP之比達到2.55%;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2.9%,比上年提高4.8個(ge) 百分點;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

  “去年麵對複雜局麵和困難,我們(men)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沒有鬆懈,錨定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動搖,推動高質量發展不鬆勁,總體(ti) 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康義(yi) 說。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我國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左右。

  “我對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實現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充滿信心。”康義(yi) 說,這信心來自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對經濟發展基本麵的判斷,二是對今年兩(liang) 個(ge) 多月以來經濟運行基本態勢的觀察。

  從(cong) 中長期來看,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明顯,勞動力供應充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

  “國際國內(nei) 很多專(zhuan) 家學者、研究機構都在研究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測算基本都在5%至6%之間。隨著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加快恢複,我國經濟增長有望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康義(yi) 說。

  從(cong) 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情況看,市場預期正在改善,如2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升至52.6%,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也調高了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經濟指標出現好轉勢頭,如鐵路貨運量、發電量、人民幣貸款餘(yu) 額都平穩增長。

  “但是中國經濟仍麵臨(lin) 較多不確定性,發展環境非常複雜,國內(nei) 經濟運行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的矛盾和問題。”康義(yi) 說,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統計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一項基礎性、綜合性工作。康義(yi) 說,今年的統計工作主要是堅持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著力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

  “今年要組織實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這次經濟普查將首次統籌開展投入產(chan) 出調查,不僅(jin) 僅(jin) 是要調查清楚經濟總量和布局,把我們(men) 的‘家底’摸清楚,還要把結構弄清楚。”康義(yi) 說。

  [ 責編:張詩奇]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