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拉動休閑度假需求(消費視窗·聚焦消費新場景)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閑城市和街區。
當前,我國旅遊消費呈現多樣化、個(ge) 性化的升級趨勢。文化和旅遊相關(guan) 部門聚焦消費新需求,推動旅遊景區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創新推出旅遊度假區、旅遊休閑街區等旅遊新產(chan) 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元化、個(ge) 性化的休閑度假需求。
融合發展,文化元素提升旅遊品質
氤氳霧氣中,一尾小船逶迤而來,琵琶輕拂;靜香書(shu) 屋內(nei) ,一曲《武家坡》聲腔婉轉,韻味悠長。近日,江蘇揚州瘦西湖首屆“梅花藝術節”開啟,將花文化與(yu) 非遺相結合,給遊客帶來了不一樣的遊玩體(ti) 驗。
文化旅遊、康養(yang) 旅遊、體(ti) 育旅遊、滑雪度假……旅遊市場中,各種休閑度假旅遊產(chan) 品越來越豐(feng) 富。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年人均出遊超過4次。人民群眾(zhong) 通過旅遊飽覽祖國秀美山河、感受燦爛文化魅力,有力提升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旅遊業(ye) 發展規劃》提出,順應大眾(zhong) 旅遊多樣化、個(ge) 性化消費需求,創新旅遊消費場景,積極培育旅遊消費新模式。
不久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名單。隨著旅遊市場的發展和旅遊消費需求升級,人們(men) 出遊不再滿足於(yu) 到景區轉一圈看看風景,而是有了更多的度假休閑需求。在此背景下,建設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旅遊休閑街區,對於(yu) 激發度假休閑旅遊的更大活力是非常有意義(yi) 的。
旅遊“火”離不開文化“活”。揚州市加強業(ye) 態融合,開發更加符合遊客需求、更具生活溫度的旅遊產(chan) 品。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顧紅霞說,依托運河文化底蘊,揚州將重點打造大運河夜遊項目,升級夜遊品質,活化古城資源,將電影、夜遊、鄉(xiang) 村遊等與(yu) 民宿業(ye) 務結合,拓展消費新模式和產(chan) 業(ye) 鏈,通過提升旅遊體(ti) 驗感來撬動消費大市場。
今年,揚州市將建成開放淮揚美食書(shu) 房示範基地,推出少堂書(shu) 場等一批“揚州有戲”示範性小劇場、創排推出《千裏江山圖》等精品小劇場劇目;持續對接文化和旅遊業(ye) 的首店、首演、首映、首展、首秀、首創落地揚州,支持國內(nei) 外著名品牌產(chan) 品在文旅場所開設旗艦店、概念店、體(ti) 驗店。
“旅遊+非遺”激發新活力。近年來,南京市致力於(yu) 探索“非遺進景區”的模式,將原本深藏在博物館或是隱於(yu) 鄉(xiang) 間的非遺項目,有機融合在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各個(ge) 環節中,讓遊客看得見、嚐得到、能體(ti) 驗、可帶走,在旅途中感受非遺魅力。近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協會(hui) 公布了2022年“全國非遺與(yu) 旅遊融合發展優(you) 選項目名錄”。南京兩(liang) 個(ge) 項目入選,其中,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入選“非遺旅遊景區”,小西湖曆史風貌區入選“非遺旅遊街區”。
漫步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隨處都可感知非遺文化。鈔庫街打造的秦淮·非遺館,古老的非遺在這裏融入現代生活;西牌坊處引進了秦淮小吃博物館、櫻桃鴨製作技藝體(ti) 驗基地;秦淮圖書(shu) 館和門東(dong) 曆史文化街區遊客中心的小型非遺作品展,也吸引了遊人打卡;景區還將南京雲(yun) 錦、秦淮燈會(hui) 、秦淮燈彩等元素融入一些餐飲店堂設計,讓遊客在用餐時也能領略非遺之美。
創新發展,智慧旅遊增強遊客體(ti) 驗感
“掃一下二維碼,就能把行程安排得妥妥當當,真方便。”近日,上海遊客崔先生帶著孩子來蘇州遊玩,下了火車,就在車站看到“君到蘇州”平台的二維碼。崔先生用手機掃碼後,通過小程序就能很方便地查閱遊玩信息,還預約了拙政園和蘇州博物館的門票。“就像是有了一個(ge) 電子導遊。”崔先生說。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發展大眾(zhong) 旅遊、智慧旅遊”“強化智慧景區建設”。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旅遊領域的應用,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wei) 特征的智慧旅遊成為(wei) 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也推動形成了更多休閑度假旅遊消費新場景。
“智慧旅遊在提升遊客體(ti) 驗方麵的作用比較明顯。”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文化和旅遊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翟向坤說。一些景區通過數字化改造,完善分時段預約遊覽、流量監測監控、智能停車場等服務,讓景區參觀更有秩序,改善了遊覽體(ti) 驗;還有一些景區開發數字化體(ti) 驗產(chan) 品,普及電子地圖等智慧化服務,豐(feng) 富了參觀體(ti) 驗。
麵對高質量發展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旅行業(ye) 越來越離不開科技、數字化建設賦能。山東(dong) 各地加快智慧文旅布局,利用5G、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整合“吃住行遊購娛”產(chan) 業(ye) 要素及公共服務資源,探索打造“一站式”信息服務平台,文旅智慧化之路越走越寬。
為(wei) 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wei) 特征的智慧旅遊發展,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組織開展了2021年智慧旅遊典型案例征集活動,確定了27個(ge) 2021年智慧旅遊典型案例,“君到蘇州”文化旅遊總入口平台提升文旅綜合服務效能案例名列其中。
蘇州智慧旅遊項目由智慧營銷、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務三部分組成,其中智慧服務和市民、遊客最接近。今年春節期間,來蘇遊客總量790萬(wan) 人次,其中有125萬(wan) 人次通過智慧旅遊係統預約遊覽免費開放的蘇州景區。
如今,蘇州智慧景區正在向數字景區轉變,景區數字化的呈現可以讓遊客在線上有身臨(lin) 其境的感覺,提前了解景區風貌,然後到現場對感興(xing) 趣的景點進行深度體(ti) 驗。在智慧營銷方麵,將蘇州文旅的各種活動信息、演出劇目、優(you) 惠舉(ju) 措等通過平台推送,方便遊客及時了解出遊信息。
“通過智慧管理,能夠直接和景區周邊現場的執法人員取得聯係,及時幫助遊客解決(jue) 問題。”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科技教育處處長施峰說,未來會(hui) 整合蘇州文化、景區曆史、景點特色等內(nei) 容,讓遊客得到更好的旅遊體(ti) 驗。
聯動發展,新興(xing) 業(ye) 態激發產(chan) 業(ye) 新活力
“一條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沿古運河呈梳篦狀展開,呈現出“深宅大院毗鄰,流水人家相映”的空間格局和江南水鄉(xiang) 傳(chuan) 統民居的風貌特色。巷內(nei) 以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築為(wei) 主,分布有名宅故居、祠廟殿宇、橋坊碑石、林泉軒榭、古井碼頭、戲樓劇場、學堂校舍,是常州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展現。
古典風貌與(yu) 時尚體(ti) 驗怎樣有機融合?旅遊和產(chan) 業(ye) 如何相互促進?青果巷以多元化的文化展示形式為(wei) 載體(ti) ,輔以都市時尚休閑業(ye) 態,還原、豐(feng) 富、重塑常州文化消費場景,打造老城廂的“風尚雅集”。目前,青果巷裏入駐店鋪數量近200家,科學規劃“印記、藝趣、風尚、雅韻、棲居”五大主題業(ye) 態。主巷兩(liang) 側(ce) 以文化傳(chuan) 承為(wei) 主,打造常州老城廂“雅集慢生活”;二期織補區域以休閑體(ti) 驗為(wei) 主,融非遺傳(chuan) 承、精品書(shu) 店、匠心文創、文化餐飲、曲藝雅韻、潮流名品、青果客舍等多功能於(yu) 一體(ti) ,營造休閑度假旅遊新體(ti) 驗。
在完善旅遊產(chan) 品供給體(ti) 係的過程中,“旅遊+”和“+旅遊”快速發展,形成多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新局麵。作為(wei) 一個(ge) 富民增收產(chan) 業(ye) ,旅遊業(ye) 在各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時,旅遊業(ye) 有著很強的融合帶動作用,“旅遊+賽事”“旅遊+閱讀”“旅遊+營地”“旅遊+科技”……不僅(jin) 創造了旅遊市場新的增長點,也催生了旅遊消費新場景和新業(ye) 態。
“旅遊+戶外”漸成新時尚。去年,國家體(ti) 育總局、文化和旅遊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戶外運動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推進戶外運動與(yu) 旅遊深度融合,以徒步、騎行、汽車自駕、航空運動等項目串聯景區景點、度假區”。不久前,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體(ti) 育總局公布河北灤平金山嶺滑雪旅遊度假地等7地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名單。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9個(ge) 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
露營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成為(wei) 旅遊休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旅遊休閑經濟的新增長點。去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露營旅遊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wei) 露營旅遊休閑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效支撐,有利於(yu) “露營+旅遊”“露營+文化”“露營+攝影”等主題的創新業(ye) 態發展。
專(zhuan) 家認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旅遊消費需求向高品質和多樣化轉變,由注重觀光向兼顧觀光與(yu) 休閑度假轉變。要緊跟文旅消費升級新趨勢、打造休閑度假旅遊新供給、新場景、新模式,推出更多符合遊客口味的優(you) 質產(chan) 品和服務,在激發休閑度假旅遊發展更大活力的同時,為(wei) 人民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精彩。(記者 王 珂 白光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