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網絡法治白皮書問世,解鎖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密碼
作者:於(yu) 波 華東(dong) 政法大學知識產(chan) 權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新時代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shu) (以下簡稱“白皮書(shu) ”)於(yu) 3月16日發布,這是我國網絡法治領域的第一個(ge) 白皮書(shu) ,是對網絡強國戰略落實情況的一次全麵檢驗,也是對我國網絡法治建設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是網絡法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白皮書(shu) 對我國網絡知識產(chan) 權治理經驗與(yu) 智慧進行了全麵總結。守正方能創新,白皮書(shu) 揭示了新形勢下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如何實現持法達變的工作密碼。
一是創新引領,推動形成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共治新格局。
社會(hui) 共治是參與(yu) 式文化背景下強化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必然選擇。“社會(hui) 共治”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國家治理理念的重要體(ti) 現。數字技術的創新發展使公眾(zhong) 從(cong) 被動的文化消費者轉變成為(wei) 主動的創造者,以二創短視頻、自製表情包為(wei) 代表的參與(yu) 式文化在網絡空間蔚然成風。相伴而來的是多樣化的侵權形式、隱蔽化的侵權手段和擴大化的侵權後果,溯源難、取證難、執行難等問題突出,行政執法已無法匹敵愈演愈烈的網絡知識產(chan) 權侵權。打造政企合作、多方參與(yu) 的協同治理體(ti) 係,推進以法治為(wei) 基礎的多元治理,是形成網絡知識產(chan) 權“嚴(yan) 保護”“大保護”格局的必由之路。
開放共治、協同保護是我國推進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的未來方向。短視頻行業(ye) 是網絡內(nei) 容領域的“後起之秀”,卻也是網絡知識產(chan) 權侵權的“重災區”。2022年,兩(liang) 大商業(ye) 平台“破冰”和解,標誌著長短視頻平台版權大戰迎來新變局。從(cong) 零和博弈走向協同合作對於(yu) 化解短視頻侵權痼疾,推進行業(ye) 版權治理意義(yi) 重大。另一方麵,司法機關(guan) 通過“延禧攻略”案、“雲(yun) 南蟲穀”案等經典判例不斷壓實短視頻平台主體(ti) 責任,引導平台重視版權識別、過濾、審查等技術的應用,促使其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yu) 侵權治理。實踐證明,傳(chuan) 統的單向執法理念早已力所不逮,鼓勵和引導社會(hui) 各方力量參與(yu) 網絡知識產(chan) 權共治方是正道。
二是專(zhuan) 項整治,常態化全鏈條執法監管打造規範有序新空間。
常態化組織開展打擊網絡知識產(chan) 權侵權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是淨化網絡環境的“催化劑”。主動性、高效性、靈活性使行政執法成為(wei) 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重要手段。自2010年“劍網”行動首次開展以來,網絡版權保護環境持續淨化,市場競爭(zheng) 秩序穩步向好。麵對重點領域、重點市場的知識產(chan) 權“舊疾新症”,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聯合多部門組織開展常態化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成績斐然。例如,2022年冬奧版權保護集中行動,推動網絡平台刪除涉冬奧侵權鏈接11萬(wan) 餘(yu) 個(ge) ,樹立了我國嚴(yan) 格保護知識產(chan) 權的良好國際形象。堅持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常態化開展是白皮書(shu) 為(wei) 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未來工作開展提供的重要錦囊。
強化知識產(chan) 權全鏈條執法監管是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空間秩序的“定心石”。近年來,“打源頭、摧平台、斷鏈條、追流向”全鏈條打擊成為(wei) 網絡執法新模式,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聯動執法縱深推進,網絡知識產(chan) 權執法監管效率明顯提升。例如,在“劍網2022”專(zhuan) 項行動十大案件之一“重慶童某某盜錄傳(chuan) 播春節檔院線電影”案中,辦案人員擴線深挖,實現了盜錄、非法傳(chuan) 播、非法銷售“一鍋端”,充分體(ti) 現了我國知識產(chan) 權執法部門查辦網絡侵權的能力與(yu) 擔當。全鏈條執法監管,強化統籌協作能夠增強公眾(zhong) 對於(yu) 網絡法治的信心,應當貫徹堅持。
三是多管齊下,凝聚知識產(chan) 權保護合力營造風清氣正新生態。
推進線上線下一體(ti) 化執法有助於(yu) 提升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實效。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對侵權假冒行為(wei) 進行在線識別、實時監測,線下同步開展源頭追溯,是“互聯網+”時代我國開展網絡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的新思路。“藍網”行動是打擊寄遞渠道知識產(chan) 權侵權的專(zhuan) 項執法行動。“藍網”行動開展四年來,依靠線上線下一體(ti) 化執法思路,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chan) 權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製,網絡交易環境持續優(you) 化。由此可見,構建好線上線下聯動執法機製是提升網絡知識產(chan) 權治理效能,營造良好網絡營商環境的必要保證。
堅持普法教育與(yu) 立法、執法、司法有機融合有助於(yu) 涵養(yang) 網絡法治精神。立法、執法、司法、普法一體(ti) 推進是中國特色的治網之道。過去一年,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圍繞非法傳(chuan) 播冬奧賽事節目片段、惡意搶注涉疫標識、知網壟斷事件等網絡熱點開展多輪次普法教育宣傳(chuan) ,這對於(yu) 提升公民知識產(chan) 權保護意識,強化市場主體(ti) 法律風險意識具有積極意義(yi) 。推動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zheng) ”的網絡知識產(chan) 權法治環境需要久久為(wei) 功,要繼續打好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組合拳”,以良法善治促進網絡文明。
守正創新,持法達變。白皮書(shu) 凝結著我國網絡法治建設實踐、理論、製度創新的重要成果。它為(wei) 踐行中國特色依法治網之道,推動網絡知識產(chan) 權治理體(ti) 係變革指明了未來方向,是推動網絡強國建設、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是重要保障。(於(yu) 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