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視頻應用程序發展 保護消費者權益
【專(zhuan) 家學思】
作者:唐林垚(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近年來,各大視頻App在劇集、綜藝、動漫、遊戲等內(nei) 容領域常態化穩健發展,逐步實現了發展策略的轉型升級,催生出一係列兼具熱度和口碑的影視作品。國潮IP成績斐然、特色賽道漸次崛起、國風與(yu) 傳(chuan) 統美學實力出圈,毫不誇張地說,各類視頻App在豐(feng) 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文娛行業(ye) 的繁榮。
隨著視頻App間的競爭(zheng) 加劇,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日益突出,包括但不限於(yu) “宣傳(chuan) 誤導”侵害消費者知情權、“逐集解鎖”侵害消費者選擇權、“套娃收費”侵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權益限製”侵害消費者時效利益等,究其本質,是運營商盈利壓力向消費者群體(ti) 的不合理轉嫁。消費者權益所受損失與(yu) 維權成本之間的巨大鴻溝,給予了視頻App“花式壓榨”消費者的底氣。長此以往,視頻行業(ye) 基於(yu) 專(zhuan) 屬權益提供獲取會(hui) 員收入、基於(yu) 內(nei) 容分發獲取廣告收入的正常盈利模式均將不可持續,甚至整體(ti) 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下降螺旋。為(wei) 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糾偏平台運作的不良導向,應革新經濟邏輯與(yu) 社會(hui) 邏輯相互兼容治理機製,形塑策略合理、健康有序、良性互動的發展生態,督促運營商采取負責任的商業(ye) 模式。
落實視頻App消費者權益保護,需要契約精神和守法理念的相互加持。商業(ye) 模式個(ge) 性化發展與(yu) 消費者權益充分保障,係長期動態適配過程,居於(yu) 信息和技術優(you) 勢地位的運營商不應濫用格式合同“排除或限製消費者權利”。實際運營中,不少視頻App為(wei) 逐利肆意變更協議條款,而消費者隻要繼續使用,即被視為(wei) “同意”合同變更,此種行徑不僅(jin) 有悖於(yu) 《民法典》第496條格式合同訂立的公平原則,還違反了《電子商務法》第34條要求提前7日公示修改的強製性規定。針對運營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單方麵限製投屏清晰度、禁止連線外放、封禁多設備登錄賬號等情形,用戶協議變更應從(cong) “告知—同意”的靜態模式向“知情—同意”的動態模式拔擢。
健全視頻App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待法律規則與(yu) 技術標準的雙重補強。為(wei) 減少技術迭代帶來的監管套利空間,相關(guan) 法律和標準必須與(yu) 時偕行,及時回應視頻App消費模式的變遷,按需進行能動性調整。例如,麵對內(nei) 生廣告的屢禁不絕,可考慮在既有《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第17、18條禁止劇集插播廣告和非冠名掛角廣告以及《廣告法》第44條禁止無法一鍵關(guan) 閉彈出廣告的規定之外,針對中插、跑馬燈、劇情植入、彈窗、暫停頁等新興(xing) 廣告類型補充製定禁止或附條件的播出規則。再例如,就視頻App“安卓係統和蘋果係統”或“國內(nei) 版和海外版”所存在的同片不同價(jia) 、充值不通用、權益不一致等現象,應盡快製發行業(ye) 通行的技術規程與(yu) 收費標準,最大限度抹平不同終端消費者間的服務價(jia) 差。
提升視頻App消費者權益保護,呼籲專(zhuan) 項執法與(yu) 行業(ye) 自律的多元共治。對於(yu) 違反《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18條未在到期日前5日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的“隱形續費行為(wei) ”以及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6條借助技術手段進行強製交易的“套路簽約行為(wei) ”,市場監管部門和網絡監管部門應重拳整治。考慮到外部監管普遍存在滯後性,事前監管與(yu) 事後執法的治理閉環亦需要內(nei) 生性行業(ye) 自律機製。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hui) 於(yu) 2023年2月聯合多家數字媒體(ti) 公司倡議“堅持社會(hui) 效益優(you) 先,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堅持依法依規運營,不斷優(you) 化用戶體(ti) 驗”。為(wei) 豐(feng) 富行業(ye) 自律內(nei) 涵,可依托行業(ye) 協會(hui) 的影響力,聚合多元社會(hui) 主體(ti) 參與(yu) 視頻App的治理和淨化以實現乘數效應甚至指數效應,從(cong) 而形成覆蓋各大視頻App的健康商業(ye) 生態圈層。
強化視頻App消費者權益保護,有賴集群聯動式社會(hui) 責任的共同遵循。日益細分的差異化娛樂(le) 需求下,“精耕細作”式的收費模式無可非議,但這並不意味著視頻App可以透過巧立名目等方式“盡薅觀眾(zhong) 羊毛”。當前,視頻App競爭(zheng) 已呈“逐底”之勢——VIP之上增設SVIP、年度大會(hui) 員之上增設超級大會(hui) 員,即便會(hui) 員登頂,“超前點播”“單片點映”“花絮解鎖”等服務仍需額外付費,為(wei) 此運營商還可能故意減緩更新周期。雖然,《價(jia) 格法》第14條禁止變相提價(jia)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0條、《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19條禁止誤導客戶,但扭轉視頻App“群體(ti) 性無底線”逐利的關(guan) 鍵,在於(yu) 構建由橫向競爭(zheng) 性互惠共生關(guan) 係的同業(ye) 平台共同遵循的社會(hui) 責任規則,並配合政策性的因勢利導,促使各運營商基於(yu) 視頻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營銷各方、內(nei) 容各方、資源各方間的生態聯結關(guan) 係,實現互治共榮的“逐上競爭(zheng) ”。隨著競爭(zheng) 戰略、定價(jia) 模式和運行機製的協同優(you) 化,運營商對外共同遵守打造精神文明建設首善之地的“宏觀社會(hui) 契約”,對內(nei) 彼此認可有序競爭(zheng) 、技術向善的“微觀社會(hui) 契約”。如此,消費者支出的每一分錢,方能獲得質價(jia) 相符的應有回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