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調水超620億立方米
光明日報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陳晨14日從(cong)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獲悉,南水北調東(dong) 、中線一期工程目前累計向北方調水超620億(yi) 立方米,成為(wei) 沿線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個(ge) 縣市區不可或缺的供水生命線,直接受益人口超1.5億(yi) 人,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近100億(yi) 立方米,發揮了顯著的經濟、社會(hui) 、生態等綜合效益。
南水北調工程改變了沿線城市的供水格局,成為(wei) 供水生命線。2021—2022年度,中線一期工程調水再創曆史新高,超92億(yi) 立方米。南水已占北京城區供水的75%、天津城區供水的99%;河南省南水已覆蓋11個(ge) 省轄市,鄭州中心城區90%以上居民用上南水;東(dong) 線一期工程累計向山東(dong) 調水60億(yi) 立方米。
東(dong) 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優(you) 質水源提高了受水區水資源承載能力,促進了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調整。截至目前,中線一期工程累計向雄安新區城市生活和工業(ye) 供水超1億(yi) 立方米,為(wei) 推進雄安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南水北調工程生態效益顯著,沿線受水區通過水資源置換、生態補水等方式讓地下水位下降趨勢得以扭轉,地下水位開始逐漸回升。京津冀地區從(cong) 根本上扭轉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趨勢,實現總體(ti) 回升。河北省12條天然河道得以階段性恢複,河南省多個(ge) 水庫、濕地、河流湖泊水量明顯增加。北京市南水北調調蓄設施增加水麵麵積550萬(wan) 平方米。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南水北調集團立足“調水供水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國家水網建設領軍(jun) 企業(ye) 、水安全保障骨幹企業(ye) ”戰略定位,堅守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規劃建設,加快構建國家水網。
據介紹,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首個(ge) 開工項目——引江補漢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下半年將迎來全麵施工階段。南水北調集團東(dong) 線公司深入開展東(dong) 線一期工程效能提升和二期工程規劃建設等重大問題研究;中線公司聚焦輸水能力提升,同時依法合規積極推進沿線調蓄工程前期工作。西線工程方麵,南水北調集團深度參與(yu) 了西線工程重大專(zhuan) 題研究和多方案比選論證等工作,夯實西線工程研究基礎。
此外,水利部日前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全體(ti) 會(hui) 議。會(hui) 議強調,要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完善南水北調工程風險防範長效機製,加快數字孿生南水北調建設,堅持把節水作為(wei) 受水區的根本出路,深化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運營、水價(jia) 、投融資等體(ti) 製機製改革,促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15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