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鄉村籃球賽場上逐夢的年輕人

發布時間:2023-06-13 09:27: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6月11日電(記者駱飛、吳簫劍)夜幕降臨(lin) ,小寨村在一陣陣人聲喧囂中“亮相”。

  村委會(hui) 門口的一塊空地上,石頭砌起的高牆“箍”住村裏唯一的籃球場。場內(nei) 不大的空間,早已被十裏八鄉(xiang) 趕來的村民擠得滿滿當當。

  一牆之隔的場外,還有不少村民沒能入場。但這並不影響他們(men) 的觀賽熱情,有的人搭著凳子,有的人踩著梯子,甚至有人直接爬上圍牆,“各顯神通”地分享著籃球競技的熱鬧。

  10日晚上7時許,一場以普通村民為(wei) 主體(ti) 的鄉(xiang) 村籃球賽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小寨村舉(ju) 行。當晚,來自安順市鎮寧縣、紫雲(yun) 縣、西秀區以及大西橋鎮的4支隊伍參加半決(jue) 賽角逐。

  賽場上,23歲的嚴(yan) 鵬代表西秀區隊參賽,對陣大西橋鎮隊。球場上,個(ge) 頭不高、體(ti) 格精瘦的他表現得很出色,一連在對方高個(ge) 子球員的圍堵中搶下多個(ge) 籃板。

  正在讀研究生的嚴(yan) 鵬是其所在球隊中為(wei) 數不多接受過專(zhuan) 業(ye) 訓練的球員。從(cong) 小生活在貴州大山裏的他,對籃球的熱愛萌發於(yu) 農(nong) 村長著雜草、沒有硬化的土地。

  “小學三四年級接觸的籃球,那時學校操場都沒硬化,籃板是破舊的木板,隔三岔五要用釘子加固。”回憶起小時候,嚴(yan) 鵬描繪得很生動。

  沒有標準球場,沒有專(zhuan) 業(ye) 器材,甚至沒有屬於(yu) 自己的籃球……但嚴(yan) 鵬義(yi) 無反顧地追逐著自己的籃球夢。

  這些年,嚴(yan) 鵬經過在大學的係統學習(xi) ,球技越來越好。雖然也參加過大大小小不少比賽,但在他看來,恰恰是在這幾年火熱的鄉(xiang) 村籃球場上,他才被更多人“看見”,成為(wei) 當地有名的“本土球星”。

  “鄉(xiang) 村籃球賽主打一個(ge) 氛圍,絕大多數村民並不懂球,但他們(men) 卻很關(guan) 注球員是否在賽場上拚盡全力地奔跑、跳躍。”嚴(yan) 鵬說,球場上的努力態度最能讓村民記住。

  去年,嚴(yan) 鵬代表家鄉(xiang) 七眼橋鎮參加西秀區地方籃球聯賽,和他一起參賽的隊員幾乎都是同鎮村民。大家球技參差不齊,但和嚴(yan) 鵬一樣,都有著強烈的地方榮譽感,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嚴(yan) 鵬說,這些以前覺得他們(men) 隻會(hui) 開車或種地的人,沒想到在球場上也很有“範兒(er) ”。

  近年來,借助短視頻等平台,在互聯網的“加持”下,鄉(xiang) 村籃球賽正作為(wei) 一種新的鄉(xiang) 村文化不斷“破圈”,成為(wei) 貴州走向全國的知名“鄉(xiang) 村名片”。

  在小寨村鄉(xiang) 村籃球賽現場,記者見到不少像嚴(yan) 鵬一樣,在球場上揮灑青春與(yu) 汗水的年輕人。同時也見到了像方斌一樣的“年輕人”。

  今年51歲的方斌,經營著一家砂石場,是小寨村籃球協會(hui) 副會(hui) 長。日常熱愛打籃球的他,無論是樣貌或心態都顯得年輕有活力。

  方斌所在的小寨村共有2700人,據村幹部不完全統計,喜歡籃球的大約占70%以上。“自己從(cong) 小就喜歡籃球運動,村裏也一直都有打籃球比賽的傳(chuan) 統,幾十年來沒有中斷過。”方斌說。

  逢年過節,舉(ju) 辦一場籃球賽一直是小寨村的傳(chuan) 統活動。球員絕大多數都是普通村民,平時他們(men) 忙碌於(yu) 各行各業(ye) ,比賽時集結成隊。

  時光流轉,紮根鄉(xiang) 土所獲得的力量是這些鄉(xiang) 村球隊最顯著的標誌。因為(wei) 工作原因,方斌時常在外忙碌,但這並不影響他對籃球的熱愛以及對家鄉(xiang) 籃球賽的關(guan) 注。

  如今,他早已不像嚴(yan) 鵬那樣時常活躍在球場上,但隻要有適合的比賽也從(cong) 不缺席。走下球場的方斌積極推動成立了村裏籃球協會(hui) ,在努力促進鄉(xiang) 村籃球賽在本地更好發展的同時,也為(wei) 更多熱愛籃球的年輕人搭建起成長的平台。

  今年以來,方斌所在的籃球協會(hui) 定期邀請專(zhuan) 業(ye) 籃球教練到村裏免費培訓熱愛籃球的青少年。“籃球競技不僅(jin) 能夠鍛煉年輕人的體(ti) 格,也能磨煉他們(men) 的意誌。”方斌說,籃球賽像紐帶一樣,把更多人聚合在一起,為(wei) 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