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托起失能老人幸福晚年

發布時間:2023-07-10 09: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高 平 王 瀟 光明日報通訊員 賈婷婷

  “要不是白醫生的及時救助,你們(men) 今天就見不到我了。”不善言談的71歲老人杜榮,逢人便會(hui) 如此說。

  家住內(nei) 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民馨路街道民馨家園小區的杜榮老人長年獨居,是低保人員。2022年,政府購買(mai) 居家養(yang) 老服務實施單位包頭舒宇康複醫療中心醫護人員在上門服務時,查出其患有重度高血壓。當時,醫療團隊為(wei) 他選擇了適合的降壓藥,從(cong) 服用時間、頻率上給予了專(zhuan) 業(ye) 指導,經過兩(liang) 個(ge) 多月的係統管理,老人血壓基本控製到正常範圍。

  今年,按照包頭稀土高新區“社區和居家基本養(yang) 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要求,要為(wei) 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不少於(yu) 35次的上門服務,杜榮再次成為(wei) 稀土高新區23個(ge) 重點服務對象之一。

  近年來,為(wei) 切實推動養(yang) 老事業(ye) 發展,積極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內(nei) 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積極完善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網絡,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融合、“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為(wei) 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

  自2018年以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率先開展居家養(yang) 老服務,投入250餘(yu) 萬(wan) 元,主要為(wei) 6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開展基本生活和康複理療等項目服務,目前已累計提供上門服務超萬(wan) 人次。該項服務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稀土高新區民政局局長聶玉亮告訴記者,稀土高新區采取“政府購買(mai) 服務”方式,通過專(zhuan) 業(ye) 、精準的醫療服務,讓長年臥床的老人能夠下地走一走;在家裏麵走動的老人,能走出家門到外麵看一看,提升老人的身體(ti) 機能,提高他們(men) 的生活質量。

  記者了解到,稀土高新區擁有常住人口19.26萬(wan) ,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2.6萬(wan) ,占總人口的15%。該區通過財政、民政、街鎮、社區等部門的不斷發力,積極引進社會(hui) 資本、專(zhuan) 業(ye) 人才,鼓勵企業(ye) 、社會(hui) 機構參與(yu) 居家養(yang) 老服務設施的建設及運營。目前已形成了“15分鍾養(yang) 老服務圈”,可為(wei) 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助娛、助行、日間照料等服務。

  “我們(men) 著力解決(jue) 失能老人康複不起的痛點與(yu) 難點,全方位關(guan) 注老人身心健康。下一步,我們(men) 將從(cong) 群眾(zhong) 所需入手,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到社會(hui) 的關(guan) 愛和精準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聶玉亮表示。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0日 10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